br>
    长子被贬谪,次子自然就成了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而这位名叫赵元僖的皇子也不简单,不但可以拉拢宰相更是颇有战略目光《谏雍熙北伐》奏疏,直接得到了赵光义本人的赞赏。

    后来伐辽国的事情也有上疏,也被采纳,就可见赵光义这位孩子的能力。

    本来按部就班来说,皇储太子之位已经十拿九稳,没人想到不过一次小小的身体不适,这位皇子就彻底去世。

    悲愤难当的赵光义更是如丧考妣,从此无论谁上疏早立太子都被惩戒,最后无人敢议论此事。

    只是时光荏苒,赵光义虽然能为极强却也久经战阵,加上修炼的并非长生之道,身体旧伤渐渐复发,尤其是当年作战之时被辽国兵家大圣射伤之地更是成了他要命的源头。

    自知寿元无多,太子设立就被赵光义提上了日程,正好寇准还朝,此时寇准已经算是赵光义的心腹臣属,询问过寇准的意见之后,赵光义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立三子襄王赵恒为太子。

    太子即位,国家有续,顿时天下一阵欢呼,而赵光义终于也开始坚持不住,开始陷入病榻之中。

    赵恒开始渐渐掌握权柄,他本身虽然不如大哥和二哥英武,却也是有志之人,尤其喜欢战阵之事,更是得到了大伯赵匡胤的喜爱,被常养在宫中得到了他的悉心教导。

    加上其修为上更是深藏不露,配合皇子之位的辅助,他的能为可谓是举世罕有。

    对外也显得温文尔雅,尤其是面对各个大臣更是摆出了学生般的姿态,很是受到了大臣们的喜爱。

    太子登位没有多长的时间,作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赵光义便已经承受不住身体上的伤患,彻底殡天了!

    被尊奉为宋太宗的赵光义,殡天之后并没有显出什么异像,不过却被全天下的强者瞬间知晓,尤其是一直对着中原虎视眈眈的辽国强者,更是尽皆露出了惊人的神芒,却最终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想法。

    而在龙虎山道教祖庭,几个仙风道骨的龙虎真人,也各自射出了一道精光,最后向着龙虎山后那神秘叵测的道教福地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