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稷的事儿,咱们女人家……”

    旁边那些秀女们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杨千叶听在耳中,却是黯然神伤。

    子不为父报仇,非子也!

    她们可以忘了父仇,我不会!

    我要效仿的,是汉时孝女缑玉!

    杨千叶暗暗给自己下着决心,可是心头却突然又掠过了李鱼质问过她的一番话。是啊,杀害她父亲的人早就死了,只因为最后得了这天下的是李家,把这笔帐算在李家头上,算得着么?

    我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坚持到现在,才出现在这里?

    杨千叶一时心中惘然。

    ************

    曲江,芙蓉楼。赵节与杜荷在楼上饮至大醉,相携着出了芙蓉楼,摇摇晃晃地便到了曲江湖畔。如今时节,已不适合游湖,湖畔荷花大半凋零,一派残败迹象。湖边只有三两小舟,艄公们大多无聊地坐在岸边聊天,等着

    生意上门。二人到了湖边,杜荷酒意未去,便拉着赵节,醉眼一扫,瞧见一艘小船正泊在岸边,那(身shēn)材魁梧的艄公正蹲在船头刮着一尾肥鱼的鳞。便拉着赵节踉跄走去,道:“船家,载我二人,往湖中一((荡dàng)dàng)。蒸些鱼虾

    来,再备些酒。”

    那船夫见生意上门,连忙答应,扶了二人上船。其他船的船主登时大悔,早知道有这等主顾上门,就在船头相迎了,平白被这人抢了生意。

    杜荷与赵节的几名随从见那小船甚小,自己再上去未免拥挤,可又不放心主人醉后乘船,忙吆喝岸边艄公,也载他们去湖上,并不远走,只跟着前边那条船。

    几个艄公大喜,连忙也来接生意。

    自杜荷与赵节从芙蓉楼里出来,后边就有两个酒客跟了出来,只是这二人还有一帮随从,那酒客不好近(身shēn)。此时见二人上了船,那两个酒客相视一笑,便真的走了。

    李承乾意图谋反,便当真只有皇帝李世民心中有数么?

    非也!比李世民还早一步察觉的,是魏王李泰!

    李泰把太子哥哥视为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一直都盯着他,想找他的错处。所以,李承乾这边的异动,反而早早便被李泰察觉了,只是李泰知道的远不及李世民详细,也不确定太子居然等不及要造反。

    他只是凭着李承乾的异动,感觉他似乎要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所以吩咐了人,比平时更加紧密地盯着太子。而杜荷与赵节,近来与太子接触频繁,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的重点跟梢对象。

    杜荷与赵节一出府门,就被他们盯上了,及至此刻,已经换了四拨盯梢的人,而杜荷与赵节所登的那一叶偏舟上,却也正是魏王李泰甚为赏识的一个护卫:铁无环!

    “哎,你我苦心谋划良久,全为他人做了嫁衣啊!”

    船((荡dàng)dàng)到湖心,蒸鱼就已做好了。蘸料是现成的,都摆在几上,自己调配就好。铁无环把蒸鱼、蒸虾、蒸蟹一一摆在桌上,便回到船头,压了炭火,用篙定住了船。

    船舱里,赵节便沮丧地抱怨了一句。

    船头,戴着斗笠望着湖水“发呆”的铁无环耳朵动了动,把他这句话听得一清二楚。

    赵节是太上皇李渊李五女长广公主的儿子。这位长广公主,在她父亲还是大隋唐国公的时候,已经嫁给了一个叫赵慈景的人,当然是政治联姻。等天下大乱时候,这两家的政治联姻也就破裂了。

    待唐国公李渊摇(身shēn)一变,成了大唐皇帝,就给这个女儿另指了一位驸马:杨师道。这位公主,其实颇为多才多艺,诗画造诣极高,不过,这东西实在与陶冶(情qíng)((操cāo)cāo)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