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说恩怨与公义,借助你我之间的关系来谈我与天地的关系。

    当然可以理解为白玉京掌教陆沉,在粗略解释一位修道之人的为何登山,指出其中一条登山之路,以及最终登顶之后的风光。

    也可以理解为陆沉在顺着陈平安问询裴钱的那条脉络,延伸出去作“批注”, 既是为陈平安在书简湖的作为做辩解,也是一种更进一步的自证清白,裴钱,在小镇,若无我陆沉当年为你师父的牵红线,陈平安就绝对不是今天的陈平安,你们如何成得师徒?你们今夜还能坐在这边?既然如此,你如果要为竹楼崔诚报仇,是不是需要先与我陆沉报恩?

    陈平安笑了笑,与陆沉相处,说难也难,说简单更简单,他早在少年时就琢磨出个诀窍了,只需秉持一句“八字真言”即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一来陈平安不觉得陆沉是在故意扰乱裴钱的道心,陆沉还不至于如此下作,再者这些看似深意宛如无底洞的言语,陆沉与曹晴朗说,恐怕就会掀起一阵惊涛骇浪的道心起伏,与裴钱聊这些,就有点不痛不痒了,不过陈平安还是转移话题,为弟子泄露一份天机,“你当那去过的那处古怪山巅,其实位于天外荧惑中,所见怪人,陪你一起下山的那位前辈,他便是以戴罪之身囚禁在荧惑长达万年的兵家初祖。”

    裴钱大为震惊,那个印象中颇为和颜悦色的山巅异士,竟是消失了万年的兵家初祖?传说中那位被共斩者?

    不都说兵家初祖的道法有多高,脾气就有多差吗?

    虽然她那次登山和下山,莫名其妙走了那么一遭,裴钱与之相处的光阴不算长,可她总觉得对方蛮好说话的,也不凶啊。

    只是兵家初祖,与武学道路又有什么渊源,他又为何会驻守在仿佛大道显化为一座高山的武道之巅?

    这就是竹楼一脉的传统了,崔诚教拳,从给陈平安喂拳,到后来给裴钱教拳,老人都不喜欢言说拳外密事。

    至于那位兵家初祖脾气如何,拳重不重,半拳即死的万瑶宗仙人韩玉树,恐怕就是一个明证。

    以止境气盛一层武夫,挨了剩余十一境武夫“半拳”的陈平安,也有发言权。

    其实陈平安本不至于挨这半拳,只因为小时候一贯胆子很小的小黑炭,某次以最强武夫破境过后,裴钱恍惚间好似做了个梦,在那座山中,一个记不得容貌、只记得个头很高的怪人身边,她破天荒胆子大了一次,只觉得反正是做梦,怕什么呢,一起下山途中,小黑炭学那大白鹅吆五喝六的,蹦跳着朝那怪人出拳不停,反复问他怕不怕,怕不怕……

    大概那个时候,兵家初祖就记住了小姑娘的师父,一个自身始终未能跻身山巅、徒弟反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纯粹武夫,再把这笔账记在了陈平安头上。

    陆沉笑眯眯说道:“哎呦喂,主菜终于上桌了。”

    山门口那边,先前那些如潮水般涌向合欢树的渗人虫群,又如潮水退去,取而代之,是夜幕中有白气,丝丝缕缕,自下而上,这股既非地气也非山瘴的的诡谲白雾,须臾间森森然弥漫遍布山脚丰乐镇,继而蔓延笼罩住整座合欢山,只见氤氲、粉丸两座府邸之外,尘雾漫天,咫尺间难辨人物。此外犹有粒粒金光,从那座位于上山坠鸢山的家族祠堂内,灿灿然亮起,忽从半空坠落在地,小如流丸沿地奔走,金光凝聚大如车轮,蓦然崩裂溅射开来,似虹似霞光,下降金光与那上升白气纠缠若交-媾状。

    与此同时,合欢山两尊府君终于联袂现身,出席酒宴,亲自住持今夜的嫁女招亲宴,这让一众客人如释重负,否则真要担心赵浮阳心怀叵测了,比如是不是与那天曹郡张氏串通一气,把他们一锅端了,按斤两算钱,卖给青杏国柳氏朝廷?

    虞醇脂已经悄悄撤掉了那顶粉丸府风流帐,那些飞若织梭的黄莺也一并收回,一顿价格高昂的酒水,当真算是白请了。

    赵浮阳神情凝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