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没有读书人参与其中的佛道之辩,本就十分不满,这些外乡豪阀,呼声很高,还有不少脾气不太好的倨傲世族,叫嚣着若是不管佛道谁成为国教,就要搬出青鸾国,其实青鸾国位居庙堂最中枢的那拨人物,以及真正的道门神仙和佛家高僧,也清楚,两教之争,是在争第二,争一个不去垫底。

    而庆山国皇帝,之所以愿意带着那几位惊世骇俗的爱妃,来青鸾国京城看热闹,其实就是想要看看唐氏皇帝到底怎么个不要脸,是如何讨好云林姜氏和那拨浩浩荡荡的南渡衣冠,到最后又会不会沦为半洲的笑柄,以至于儒释道三方都不讨好。

    皇帝唐黎有些笑意,伸出一根手指摩挲着身前茶几。

    唐重开口道:“大骊国师崔瀺其实真正推出之人,是柳敬亭长子,柳清风,是一位学问近法的儒家弟子。”

    姜袤眯起眼,“哦?有何异于常人之处,我倒要见识见识。”

    唐重站起身,拿出两本早就准备好的泛黄书籍,一本儒家圣贤书,一本法家著作。

    唐重打算走过去送书。

    不见姜袤有任何动作,两本书就从唐重手中脱手,出现在了姜袤身前桌上,将那本儒家典籍随手放在角落,看一眼都嫌浪费光阴,宝瓶洲有几人有资格在云林姜氏面前谈“礼”,这倒不是这位老神仙目中无人,而确是有其家族底蕴和自身学问撑着,如山岳屹立。

    姜袤翻开那本柳清风读书批注的法家书籍,看得极快,有不以为然,有微微点头,最后视线停在某一页,在某一句旁边,看那落笔字迹,应该是先后三次注解批注,著书之人那句原话是“爱人不阿,憎人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最贴近这句话的书页处,柳清风第一次写了“‘至’字不妥,过高,应当修改为‘本’”。

    姜袤又看过其余两次读书心得,微笑道:“不错。可以拿去试试看那位白云观道人的斤两。”

    这位云林姜氏明面上修为最高的老神仙,随手将钤印有柳清风私章藏书印那一页撕去,两本书籍返回唐重身前桌上,姜袤笑道:“找个机会,让那白云观道人在近期凑巧得到这本书,到时候看看这位观主是怎么个说法。”

    唐重答应下来。

    相较于姜袤所在场合的暗流涌动。

    避暑别宫一座绿竹环绕的幽幽凉亭里,就要和睦喜庆许多。

    那个曾经从骊珠洞天得了那条铁链机缘的高大青年,住在蜂尾渡小巷尽头的姜韫,正在和一位出嫁老龙城的姐姐聊着天。

    大都督韦谅一旁坐着,与那位神色萎靡的教习嬷嬷也在闲聊。

    姜韫看着眼前的姐姐容貌,哭笑不得。

    女子一挑眉头,“怎么了,以貌取人?我觉得挺美啊。”

    姜韫笑道:“姐,我得说句良心话,你当下这幅尊容,真跟美不沾边。”

    肥胖女子白眼道:“我倒要看看你将来会娶个怎样的仙子,到时候我帮你掌掌眼,省得你给狐狸精骗了。”

    姜韫双手合十,求饶道:“别,我怕姐你这脾气,一两句话就把我未来媳妇吓跑了。”

    女子正要唠叨几句,姜韫已经识趣转移话题,“姐,苻南华这个人怎么样?”

    女子摇头道:“就那样,挺好的,谁也不管谁,相敬如宾,好得很。”

    姜韫大笑道:“那我有机会一定要找这个可怜姐夫喝个酒,相互吐苦水,说上个几天几夜,说不定就成了朋友。”

    那位姜氏嫡女无所谓道:“你爱咋咋地。”

    她想起一事,小声问道:“你师父跟至交好友去寻宝,得手没?如果得手了,我偷偷摸摸跟你去趟蜂尾渡,飞升境大修士身死道消后的琉璃金身,我还没亲眼见过呢。家里倒是有一块,可老祖宗藏着掖着,我这么多年都没能找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