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是刘观一人扛下值夜巡查的韩老夫子怒火,如果不是一番课业问对,刘观回答得滴水不漏,老夫子都能让刘观在湖边罚站一宿。

    刘观回到学舍,李槐开门后,问道:“咋样?”

    刘观伸出右手打了个响指,得意洋洋道:“天底下没有我刘观解决不了的问题。”

    李槐观察敏锐,问道:“你不是左撇子吗?”

    刘观立即骂了一句娘,坐在桌旁,摊开手掌,原来左手已经手心红肿,愤懑道:“韩老酒鬼肯定是心里窝着火,不是京城酒水涨价了,就是他那两个不肖子孙又惹了祸,故意拿我撒气,今儿戒尺打得格外重。”

    刘观心大,是个倒头就能睡的家伙,在李槐和马濂惴惴不安担心明天要吃苦头的时候,刘观已经酣睡。

    刘观睡在床铺草席的最外边,李槐的被褥最靠墙,马濂居中。

    李槐没有睡意,借着月光,靠墙而坐,手里拿着一只彩绘木偶,念念有词。

    马濂轻声问道:“李槐,你最近怎么不找李宝瓶玩了啊?”

    李槐随口道:“我从小就怕她,再说了,总找一个姑娘玩算怎么回事,要是给人误会我喜欢李宝瓶,到时候风言风语的,我一定会被李宝瓶打个半死。”

    马濂哦了一声,有些失落。

    他觉得那个红棉袄姑娘真好看。

    如果哪天能够在书院远远看到她一眼,他就能开心一整天。

    马濂沉默很久,李槐还在那里晃着那只彩绘木偶,正假装自己是统军将帅,玩得乐此不疲。

    马濂知道在李槐的小绿竹箱里边,装着李槐最喜欢的一大堆东西。

    马濂突然问道:“李槐,你经常说的那个陈平安,你到书院都快三年了,他怎么从来不来看看你呢?”

    李槐停下手上动作,怔怔出神,最后笑道:“他忙呗。”

    马濂发现李槐竟然很快就躺在了凉席上,将彩绘木偶放在脑袋旁边,以往李槐能折腾小半个时辰,今天是例外。

    李槐其实瞪大眼睛,望向窗外的月色。

    绿竹书箱,一双草鞋,一支篆刻有槐荫的玉簪子,墨玉材质。

    这三样东西,是李槐最稀罕的。

    簪子,李宝瓶和林守一也各有一支,陈平安当时一起送给他们的,只不过李槐觉得他们的,都不如自己。

    还有一本购自红烛镇的《断水大崖》,是陈平安掏的银子。

    再就是李槐经常拿出来戏耍、显摆的这只彩绘木偶,它与娇黄木匣,是在棋墩山土地公魏檗那边,一起分赃得来,木偶是李槐麾下头号大将。

    当时李槐想要送给陈平安,陈平安没要,只是让李槐好好收起来。

    然后他就夹在了那本《断水大崖》里边。

    还有一套栩栩如生的泥人,是风雪庙魏晋赠送,它们不如彩绘傀儡那么“高大雄壮”,五枚泥人塑像,才半指高,有游侠剑客,有拂尘道人,有披甲武将,有骑鹤女子,还有锣鼓更夫,都给李槐取了绰号,按上某某将军的头衔。

    当初那个飞来飞去的魏剑仙还说了些话,李槐早给忘了,什么阴阳家、墨家傀儡术和道家符箓派什么的,什么七八境练气士的,当时只顾着乐呵,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后来跟两个朋友介绍泥人的时候,想要好好吹嘘它们五个小家伙的值钱,绞尽脑汁也吹不好牛,才终于想起这一茬,李槐也没去问记性好的李宝瓶或是林守一,就想着反正陈平安说好了要来书院看他们的,他来了,再问他好了。反正陈平安什么都记得住。

    一张纸上,写着齐先生当年要他们几个临摹的那个齐字。

    可是陈平安好像把他们给忘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