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攻灭高句丽之后,李靖之名遍传天下,连突厥那边也都知道了,唐国皇帝的老丈人不怎么好惹。

    不在唐国京师享福,带着兵四处乱窜,如果将来在战阵上遇到了,可要小心一些。

    而高句丽一战之后,李靖的战功彻底算是把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们给比了下去,即便是以前那些私下里说李靖仗着外戚的身份,这才得势的人也没了话说。

    而李靖一旦成为众将之首,俨然便也顺势成为了皇帝宝座下的一根坚实的支柱。

    所以冬天里来李靖府上拜会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即便李靖在外未归,但先来烧香的人可不是一个两個。

    加上正是年根上,正好借着送年礼的由头,来府上拜会一番。

    李破来到李府的时候,正有人被送出来,听到皇帝到了,立马匆匆避在一旁行下朝礼。

    扈从问了问,回禀说是湖南道督查使黄君汉的儿子,任职左骁卫府录事参军,是代父亲来给李靖府上送年礼的。

    黄君汉是李渊降人,后在襄阳任职,李靖在江陵任职时,黄君汉便在其辖下为官,既是李靖部将,也是李靖的下官,如今也可称之为门下。

    这些官场的迎来送往,李破不很在意,能让他比较关注的是,黄君汉很有才能,是那种能够出将入相的人物。

    其人出身江夏黄氏,据说作战很有谋略,也颇英勇,以县尉起家,前隋时从征过高句丽,李破从军北征的时候,当时黄君汉也在军中,勉强算是同袍。

    后来不知怎么投了瓦岗,后随李密投靠李渊,是从隋末战乱走出来的人物之一。

    只是归唐后领兵平定岭南,改湖南道时选择走了文官一途,晋为湖南道督查使,跟他有所竞争的李袭志则主政江陵。

    两个人放在湖南,主要任务其实还是看住岭南蛮寨,不使其为乱,这是个长远功夫,只用兵是不成的。

    这两人都是朝中重臣的备用人选,在李破这里挂了号的,一旦入朝,最少也要一个侍郎位以待之,好一好就是尚书,或者宰相之辅。

    当然了,那都是理想状况,要知道天下那么多督查使,还有几位总管排在前面,朝中的官职可谓是僧多肉少,想要走到那一步,还得看时机。

    而做官就是如此,到了一定的地步,想要往前迈上一步,那是千难万难,自古华山一条路,越走越窄。

    黄君汉两人还算好的,起码皇帝一直在记着他们的功劳,他们在才能反而是次要因素了,因为在唐初这样一个时节,凡为四品以上高官者,各个都是不凡。

    你们才能不错,旁人也不差什么,你们资历不凡,功劳也多,旁人亦是如此,庸碌之辈,这会可无法身居高位。

    黄君汉的优势就在于他是李靖的门下,李袭志那就更不用说,陇西李氏被李破一直按住,没怎么启用,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就会松一松。

    像李袭志这样尽心效力的李氏族人,也就能上来了,但像李渊一脉的嫡系,却是另外一说。

    …………

    陈氏炖的鸡还是那么美味,陈氏还给炖了一条大鲤鱼,李破一边吃着一边连连赞叹,顺便假模假式的埋怨宫中的厨子手艺不精,远不如岳母做的美味。

    借着吃饭的功夫,陈氏把陪在身边的女婿赶了出去,又犹豫了一会,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破一看,明知故问的问了一句,“您可是有事要说?”

    陈氏这才言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陛下,战事打的差不多了吧?”

    李破笑着点头,也不吊人胃口,只是道:“您是想问老师何时回京吧?”

    陈氏扭捏了一下,最后叹息一声道:“陛下,他这一走又是两三年……若是还年轻,我也不说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