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王老太爷走到一旁的书桌旁,拿起桌上摊着的册子翻了起来,他望了过去:见是钦天监送的年历。

    “她明天走吧?”王老太爷手指在纸上点了点,“倒是个好日子,宜出行,一会儿让人跟她说一声,别忘了替我家找金子!”

    王栩笑着应了下来。

    ……

    果然,大天师天不亮就执令出了城。

    今日是个吉日,除了宜出行之外,更宜嫁娶。长安城今日就有几家一大早便开始准备接亲迎亲了。

    谁也没想到卫府第一个出嫁的居然是她。不到寅时就起来开始梳妆了,待卫君宁打着哈欠溜进来时卫瑶玉妆面都已经点好了。

    “二姐今日真好看。”卫君宁看的惊呼了一声,随即脸色便沉了下来,冷哼了起来,“六姐真是的,不能晚一日走么?连二姐的亲事都顾不上?”

    “你错怪六妹妹了,她来过了。”卫瑶玉突然说着手抚上怀中那只漆木红盒,道,“这是六妹妹送来的。”

    “二姐,你看到六姐了?”卫君宁夸张的叫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等我……”

    “等你做什么?”卫瑶玉说着白了他一眼,“君命难违,她也不容易。知道她心里惦记着我们就够了。”

    她说着手缓缓的摩挲了一番盒子上的“吉”字:“比起这个,我更希望六妹妹此行能够顺利吧!”

    早已出了城,坐在马车中的女孩子打了哈欠,爬回车厢内:“裴宗之,我再睡会儿,起太早了!”

    马车帘外传来一声轻应声,女孩子笑了笑,抓过车里备着的薄被沉沉睡去。

    ……

    长安城里的百姓依旧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每一日简单的过活,不会因为大天师在中元节前后离开长安而生出什么紧张担忧来。

    “今年有阴阳司分发的辟邪符,倒真是没听说什么怪事。”酒楼里吃的尽兴的食客一边吃饭一边聊着。

    “那是咱们大天师厉害啊!”有人竖了竖拇指,得意道,“之前那个不行的总算走了,还是现在这个大天师厉害,叫人放心。”

    “是啊,卫大天师人很好呢!”有人说道,“听说之前洛城的百姓还送上了一份万人签名的锦缎,谢大天师救命之恩呢!”

    “人心善又厉害,关键是年岁还小,”食客扳着手指哈哈笑道,“咱们这放眼望去,往后多少年都不用担心了。”

    “她名声真不错!”听了一会儿的男人关上了门,将酒楼大堂里的热闹隔绝在外。

    “是真的厉害,所行又如此传奇。”正中坐着吃饭的老者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你去长安城的茶馆里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就会发现几乎每一日都有说书先生说大天师的事情,说了那么久,百姓也听不腻,可见百姓对她是真的喜欢。”

    “老祖宗,这是好事吗?”男人闻言,脸色更难看了,“她如此好的名声,若是年岁大撑不了几年倒也罢了。可看她才几岁,还没轮到她,恐怕我们先被熬死了。这样下去你我焦、原二族如何出头?”

    “你我做好分内事就好。”被唤作老祖宗的老者岿然不动,说道,“大天师不是被请去西南了么?西南是什么地方,你我清楚的很,进去容易出来难啊!”

    男人闻言脸色好转了不少,幸灾乐祸道:“若是出不来就好了,可若她出来了怎么办?”

    “出来了就出来了。”那老者叹了口气,“你们啊,少动什么歪脑筋了,且将族里的孩子教导好,练好手里的本事才是正经事。”

    他说着为自己倒了杯茶,氤氲的茶雾中,老者神情肃然:“再聪明,没了依身的阴阳术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手里的本事才是关键,不要乱想了。”

    “西南能成就成,不能成也与我们无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