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客观的说,一百份试卷之中,有九十九份,和儒学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近千名官员之中,仅有不足十人,和李中易的治国理念有着大致的相似之处。

    其中,最令李中易欣赏的一份试卷,是前任吴越国市泊司主簿刘佳文所写。

    在试卷中,刘佳文花了很大的篇幅,分析了海外贸易的重要性。虽然,刘佳文更多的是关心赋税的增多,却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李中易提笔在小本本上,一笔一划的记下了刘佳文的名字,在他看来,只要是人才皆可使用,不拘一格降人才嘛!

    至于,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这主要是看监督机构,能否进行有效的监督了。

    要让官员们不敢贪,不能贪,以及不愿贪,并不可能一夜之间部解决,只能慢慢的来。

    尽管符合李中易心意的吴越国官员,不足十位,不过,李中易留下名字的官员,依然超过了五十位。

    毕竟,吴越国刚刚平定不久。如果李中易头一次选拔出来的官员,仅有不足十位,难免会让吴越地区的仕绅们,人心浮动且不稳。

    就在李中易批阅完公文,即将上床安寝之时,同知军法司事的李浩东突然紧急求见,说是有大事禀报。

    李中易心头猛的一沉,以李浩东的性格,必须是真的出了大事,他才可能漏夜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