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阻止他把梅钢变成自家的企业。

    当然,国内的潜规则也是如此,你想发财,就不要当官。

    如周知白在东华小辈人物时,要算一流的风流人物,实际的影响力不会在普通的处级官员之下。然而,在九五年周知白想要入党,混个党内身份,却是比想象中还要困难。

    沈淮如果拿三千万美元将梅钢私有化,个人对梅钢直接持股,不要说党内身份要放弃掉,进大人也不行,最多是进徒有发言权却什么都不是的政协混个身份。

    “要是我对梅钢直接持股,你们说,最高兴的会是谁?”沈淮问道。

    “你还真跟谭启平卯上了?”宋鸿军不解的问道。

    谭启平当然希望沈淮直接将梅钢私有化,这样谭启平就有借口要沈淮从地方完全脱离出去。

    沈淮以后顶多通过其他人对东华的事务发展影响力,而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直接跳出来对东华的事务指手划脚——这么长时间以来,整个梅钢系,沈淮一直都是身先士卒,强势的站在最前线横冲直撞,时常歪招错打、不按常理出牌,硬生生的为梅钢横扫出一片发展天地出来。要是沈淮隐退到幕后,换其他性格模糊、圆滑的人到台前来,谭启平以及其他跟沈淮不对付的人,多半会狠狠的松一口气吧?

    不过,宋鸿军不以为沈淮是为了单纯跟谭启平争强斗狠。

    沈淮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之所以不愿意直接用赎买的方式将梅钢私有化,跟国内私营企业所处的环境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不是梅钢新厂建成运行,就算完成他的目标。

    就算梅钢新厂项目及相关技改都顺利完成,梅钢能加起来的直接年产能也就八十万吨。

    到这一步,梅钢不要说跟国内燕都钢铁、中原钢铁相比了,就是跟省钢集团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在产能上都不能算是稳稳的压过市钢厂,梅钢未来要走的路还很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