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是凉茶,不烫。

    将茶杯放下,姬老六重新将折子拿起来,放在自己面前。

    这是入冬时,也就是年前,必须要送达到前线的军需,因为无论是准备还是运输都需要时间,所以现在就必须提出来。

    然而,

    这上面的数字………

    战马的需求没变;

    粮秣其后面所需之数字,只有上一季的………两成!

    其余各方面,也都只有两成,甚至两成不到。

    最夸张的,

    是民夫,

    民夫上,靖南王的批注居然是:酌情遣返。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前线的民夫,够用了,不用再往前添加人手了,后方的民夫,也可以遣返一些了。

    姬成玦绝不会认为是靖南王知道大燕户部现在的财政以及大燕如今的民生艰难,所以故意的体贴后方;

    这不是靖南王会干出来的事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需求上的变故,

    是因为,

    因为,

    因为……

    姬成玦身子瘫靠在了椅子上,手中死死地攥着那道折子;

    靖南王觉得,

    战事,

    很快就可以收尾了。

    姬老六伸手,捂着自己的胸口,先前的蝗灾消息,让他的胸口像是堵上了一块巨石,而这道折子,虽然没有直抒前线谋划和进程,却已然透露出足够的讯息。

    石头一压一挪,

    这人,就有些受不得这种上下折腾的劲儿,简直比思思坐完月子后在上头还让自己受不住。

    事儿,

    得一桩桩做,不管怎么样,东边战事,应该可以看见曙光了,下面,就该考虑如何抗灾。

    尽量,

    少死点人吧。

    其实,

    姬成玦一直很想问问自己的那位父皇,

    如果老燕人最后弄得元气大伤,

    你就算一扫四大国一统诸夏了,

    到最后,

    又会便宜了谁?

    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和将该交代的事吩咐下去后,

    姬成玦又起身离开了户部,坐上了张公公的那辆马车。

    “见着了?”

    姬成玦开口问道。

    “回主子,见着了,但据说陛下发怒了,说你这监国太子没本事监国就自己滚出东宫。”

    “父皇真这般说了?”

    “是的,主上,咱们的人传来的消息,且太子和赵九郎从后园出来时,也是一副被训斥过的模样,太子还魂不守舍地上马车时险些摔了一跤。”

    “呵呵。”姬成玦笑了笑,“装的。”

    他们进去前,就应该知道会被骂了;

    而父皇,在得知他们要进后园前,就已经清楚待会儿要去骂了;

    一个准备好了挨骂,一个准备好了去骂,

    这就是姬成玦在后园门口调头的原因,

    局面是烂,

    但再烂,也总得有人去做事,

    在那里走那种既定的流程,又有什么意思?

    “主子,文寅传来的消息,四殿下府下的一个亲信昨夜和李英莲接头了。”

    四皇子姬成峰掌京营一部后,来找自己要过军械粮秣,但被自己以前线战事紧张为由否了,后来,姬成峰找上了太子,太子下了旨,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