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旦夕离开史相也”。

    并命太子赵竑代表自己,带领文武百官,亲自到史弥远府上,请史相还朝。

    史弥远又上书年老眼花,要乞骸骨,又被官家驳回。

    如是者三,时间就过去了半个月。

    在此期间,郭默等人也在城南大营,见到划拨过来的两万禁军。

    两万人,几乎都在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看身形都算是壮劳力。

    三衙也有意结交郭默,因此这两万人中,直接剔除了中高级将官,军阶最高的也不过是进武副尉,也仅有两人而已。

    经历了“麒麟居”一事,原定的五十名“武举”录取者,来了仅仅三十人。

    包括章策、李耿在内的二十人,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请辞了。

    如此也好,省去了很多麻烦。

    郭默在见大军之前,先把这三十位同年,招进中军大帐。

    “各位,在营帐里的,有认识我郭默的,也有不认识的。现在,本将重新介绍一下,我叫郭默,是这支‘敦武军’的都统制。”

    “对于选兵、练兵,我的要求很简单,郭某麾下只要能打仗的兵,敢打硬仗的兵。要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之人。”

    “在郭某麾下,兵士跟将官一视同仁,一同吃、一同喝、一同睡,没什么三六九等。”

    “大家也看到了,外边那两万禁军,看起来还不错,人模狗样的。”

    “但是,我‘敦武军’,包括咱们三十个人在内,只有五千个名额,只能少、不能多。”

    “所以,本将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外面那两万人,变成四千九百七十人。”

    “多留一人,就只能在你们在座的中间,腾一个名额出来了。”

    “孟珙、岳翱——”

    “末将在!”

    听到郭默突然叫他们的名字,二人急忙站起身形,来到大帐中间,抱拳应诺。

    “你二人从在座的人中,各领一半,作为你麾下的佐官。外面那两万禁军,也各领一万人。”

    “用你们自己的方式,也可以与在座诸位集思广益,本将给你们二十天时间,分别给我把一万人筛剩下三千人。”

    “二十天之后,本将再来把剩下的六千人,筛出来四千九百七十人,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

    无论是已经有军旅生涯的孟珙,还是初出茅庐的岳翱,听到自己马上能独领一万禁军,而且能主掌他们的去留大权。

    除了满满的兴奋,就是对郭默给予他们的这份信任,由衷地感恩和佩服。

    他们怎么会知道,这纯粹是因为郭默自己嫌麻烦、想偷懒,才完全放手让这二人去做,自己就做一个甩手掌柜。

    毕竟这帮人里,已经带过兵的都占了一半多,像孟珙、余阶将来都是统帅级别的人物,王坚、秦钜、岳翱等人,也是大将之才。

    郭默吩咐完,众人就各自组团,去想方设法折腾外面那两万禁军。

    郭默自己,在军营里待了三天,等孟珙和岳翱分兵派将完毕,自己也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动员大会。

    在两万禁军面前,露了三天面,足以让每个人都记住自己了,郭默则骑着黄骠马回了临安城。

    这个举动,又是令孟珙、岳翱在内的将官感动不已。

    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啊?

    完全就把整个军队的命运,都交托在自己的手上。

    特别是在郭默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将三十名军官,悉数召集在中军大帐,整整传授了两个时辰的兵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