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等建虏灭了,爹你们准备点钱粮,到时候村里应该会有不少人会迁移去奴儿干。”
“奴儿干?那地方去了干嘛?”李大寿来燕山这么多年,也差不多知道奴儿干和辽东的环境有多恶劣了。
反正换做是他,他是不可能去奴儿干的。
“殿下到时候会按人头发耕牛,只要迁移去奴儿干,都会发上一百亩的人头田。”
李定国解释着,而人头田就是按照人头开垦田地的上限。
诸如李大寿他们一家三口在这燕山,实际上全家的上限是六十亩,除非出生新的孩子,不然就是一个人二十亩的上限。
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人口过多,导致人多地少。
他们这村的人头田基本快分完了,而李定国回来后又看到不少人家生了孩子。
按照他的猜想,东山村在第三次北伐结束后,应该会有不少人家搬走。
“一百亩?那我们家这种,能开三百亩地?这种得过来?”
李大寿不敢相信每个人种一百亩地,因为这超过了他的认知。
在有耕牛的情况下,一个人顶多就能种十亩到三十亩罢了。
一个人种一百亩,这让李大寿和李张氏都差点咬到了舌头。
“总之朝廷弄出了一种可以让人轻松种地的东西,去的人也只有拔草这点活比较累人了。”
李定国不好说的太明显,只能这么说。
不过他这么说,倒是让李大寿心动道:“那我们家是不是也得……”
“我们家就不用了,你们要是去了奴儿干,我去找你们也麻烦。”李定国连忙打断了自家父亲的想法,并拍着胸口道:
“一百亩地算什么,日后我做了将军,给你们买一万亩地。”
“一万亩地,那得请佃户帮忙打理咯?”李张氏笑着打趣李定国,显然不信他的话。
对于他们来说,一百亩地已经算是了不得的人物了,虽说李定国跟着齐王殿下,但也不可能弄出一万亩地来种,这便是他们的想法。
李定国感觉被小瞧了,但他也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而是询问道:
“爹娘,去年贪官被杀之后,后面来的官好些没?”
“唉……”一听到官员的事情,李大寿摇了摇头:
“好什么啊,听隔壁几个村子的人说,后面来的人更过分,他们的斗能装进去一斗二的粮,比之前的那几个村官还黑。”
说着,李大寿不免侥幸道:“幸好我们村的那两个村官没被论罪,他们基本没多收村里的粮食。”
“没收村里的……”李定国有些尴尬,因为他清楚,村官没收村里的粮食,那大多就是收了朝廷的粮食。
他本来以为,把贪官污吏杀了,换一批上来就能干净,却不想来的人还不如之前的那几个村官。
治理地方这事情,他想的太简单了。
“等我回去问问殿下。”李定国没有再自作主张,而是准备回去问问朱由检。
“除了村官,村里还有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吗?”
李定国想多知道一些村里的事情,了解百姓的困难,因为这是他在官学里学到的知识。
“不公平?”李大寿不太懂自家儿子的话,毕竟他和绝大部分村民都是一样的,基本不关心村里的事情,只关心自家的田地。
在他看来,村里不公平的事情,估计就是前天张家扒了一半田埂,被田家十几个人堵着捶了一顿,然后张家又带人锤了田家一顿。
这不,大过年的,两家人都是带着伤过的。
“没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