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时间,运输也需要时间。

    算上上下车,以及换乘的时间,大明最少需要三天才能把百姓运到漠东省的朵颜县,然后他们得凭他们的双腿走上八百余里,前往松嫩平原耕种土地,领取粮食。

    这还只是去的时间,回来的时间如果算上,那起码五天。

    也就是五天的时间,大明才能运走十几万人。

    这点数量已经十分惊人,但相比山西数百万饥民的数量来说,可谓微不足道。

    住在大同、太原府的百姓还好说,但住在平阳府和泽州这种山西南部的百姓来说,他们得走六七百里才能抵达太原的火车站。

    抵达车站后,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上百万想要迁移的人。

    不想等,就只能沿着铁路往北走,遇到没有人的火车站就立马等车上车。

    如此一来,山西百姓争先恐后的往北赶路,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从山西的猩州站到漠东省的朵颜站,沿边铁路已经挤满了人。

    有的百姓无法忍受饥饿,只能匆匆在漠东省安家,毕竟这里也属于关外三省,也可以兑换粮票,只不过因为靠近北虏,许多百姓不愿久留罢了。

    老老实实地呆在原地,他们最起码要等上三四个月才能轮到他们上车,既然要等三四个月,那不如步行迁移。

    这是灾民的无奈,也是大明朝廷的无奈。

    朱慈燃从未看过这样的景象,哪怕他今年不过十一岁,但面对如此景象,他也不免心中难受。

    “沿边的火车站,有安排饭食吗?”

    朱慈燃心里动了恻隐之心,李定国却点了点头:“都有饭食提供,只是相比平常百姓,他们吃的略差罢了。”

    “那我可以给他们买……”朱慈燃还想说什么,李定国却打断道:

    “你能给他们买多久?你是太子,不是皇帝,你那几千两的年俸能救多少人且不提,单单你为他们买饭做菜,有多少灾民会因为吃饱而盘踞一起?”

    “移民移民,只要迁移便不得停下,你若是摆摊做饭,为了那些吃的,他们恐怕就会成堆集聚不走了。”

    “等你支付不起,那移民聚众闹事,你又该如何处理?”

    “指望百姓人人懂事,事事皆懂?”

    “若是百姓真的如此,那山西的百姓早就自发迁移离去了。”

    李定国带着说教的口吻教育了朱慈燃,随后他转头看向了那乌泱泱一路向东的移民队伍,沉着性子开口:

    “与其留下他们,倒不如想想怎么安置他们。”

    当李定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与此同时的户部员外郎刘延恩也带着移民文册来到了距他们不足六十里外的大定宫避暑殿。

    “至七月初五,山西领取铁牌移民七十九万六千四百余人,江西领取移民铁牌六十一万五千二百余人,北直隶三十余万人,四川一万六千七百余人,陕西三万五千余人,河南三万四千九百余人,户部统计,约一百八十万人。”

    刘延恩是燕山七年毕业的学子,精于算术,因此在户部做的不错,年纪轻轻就做上了户部员外郎。

    对于他,朱由校略有耳闻,而对于他所汇报的东西,朱由校也略有上心。

    “这些百姓,都能好好安置吗……”

    “刨——”

    朱由校身着中衣,背对刘延恩,在大定宫避暑殿中炮制木头,不知又要做些什么新玩意。

    刘若愚和魏忠贤站在不远处,端着茶水毛巾,准备随时上前伺候。

    面对这样的场景,刘延恩站的笔直,嵴梁好似铁打般,但他的眼神却低垂,没有看朱由校的意思。

    “按照朝廷的安排,四川和江西的百姓会迁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