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都想要议论科学。”

    开尔文勋爵叼着雪茄乐道:“这才热闹。”

    听了他的话,哈金斯会长哭笑不得:“勋爵先生,让你看信你不看,现在你倒悠哉悠哉得抽雪茄。”

    开尔文勋爵笑道:“我才不看!你放心,总有明白人。”

    明白人当然有,最明白的就是电子发现者汤姆逊了。

    汤姆逊看完论文后仿佛如遭电击,脑子越发开朗:“电子运动,电子运动,对啊,这么解释不就对了!”

    汤姆逊立刻提笔开始写文章:“我们假定,在原子的内部,有几个粒子,移动于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圆球.我们需要解答的问题是,第一,原子的内部结构细节,也就是说,粒子怎样摆设自己于圆球内?第二,这结构会给予原子什么样的性质?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这样的模型……”

    这正是所谓的“枣糕模型”(也叫葡萄干布丁模型),也是最早关于原子结构的细致化模型。

    汤姆森认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而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在原子上,整体呈现出电中性。

    虽然现在人全都知道,“糟糕模型”漏洞百出,错误连连,但它终究让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也是有进一步结构的。

    所以说,“枣糕模型”一点都不“糟糕”。

    历史上,汤姆逊也的确正是在1903年提出该模型。

    从此对于原子模型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好戏纷至沓来。

    而随着原子模型的研究,量子力学这个庞然大物也慢慢浮现出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