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日本取缔条约出台后,很多留日学生归国,但不能没学上,所以学生们就组织了一所学校。
不过办学可是要花很多钱的,最终求到了朝廷身上。
端方想学袁世凯搞新学,于是慷慨解囊。
郑孝胥准备走时,李谕对他说:“带着我一起去看看。”
端方笑道:“帝师果然热衷教育事业。”
李谕是想去看看秋瑾的状况。
中国公学现在的临时校舍看着就挺旧,面积不大,但已经有了三百多学生,以目前的办学规模看,不算小。
李谕在这儿见到了秋瑾,还有回国的马君武。
“秋瑾姑娘。”李谕给她打招呼。
“李谕先生,”秋瑾惊讶道,“怎么是你?”
李谕笑道:“我来看看你们的校舍。”
“和日本国比不了,但我们求学之心不会变。”秋瑾说。
马君武高兴道:“秋瑾姑娘,刚才我听郑大人说,两江总督端方大人同意每个月资助1000两,我们能继续把学校办下去了!”
“端方?我不要满人的钱!”秋瑾愤愤道。
马君武尴尬道:“秋瑾姑娘,银子这东西,在哪都是银子,也只是银子。”
秋瑾毅然说:“我已下定决心,绝不会再收满人一点好处。”
马君武说:“这位端大人虽然也是满人,但算不上坏人,你忘了中山先生说的了,支持我们的满人不要反对,要团结。”
秋瑾咬咬牙:“小恩小惠不能看在眼里,不然如何行大义!”
看来秋瑾的脾气还是没有变,嫉恶如仇啊。
马君武说:“你不准备在公学了?”
“不了。”秋瑾说。
马君武叹了口气,问道:“那你要去哪?”
“绍兴,回家。”秋瑾说。
李谕当然知道,回了绍兴她就很可能死在那里了,于是连忙说:“秋瑾姑娘,我尊重你巾帼不让须眉的英豪之气,但你自己也说了要心中有大义。中国之大,哪里不是家?为什么非要回小家?”
秋瑾眼睛闪烁:“有一些道理。”
李谕趁热打铁:“上海是最开化之地,姑娘又有志于中国之女权,不如我在这里给你出钱办一个专门针对女性的杂志,伸张女权,为女子开智,就叫《中国女报》,如何?”
秋瑾默念了一声:“中国女报。”
李谕又续上一句:“我可以让夫人吕碧城亲自为你每期撰稿。”
“还有碧城姑娘?”秋瑾终于被说服,“好吧,当年康梁还有同盟会都办了杂志,我也应为两万万中国女子发声。”
李谕笑道:“而且是要振臂高呼!”
好在把她稳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