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非常重视,抬到了整个俄国科学界至高的位置。
几个月后,齐奥尔科夫斯才收到李谕的来信,他很感激李谕的关心,更感动于他对自己成果的欣赏,又写了一封感谢的信发给李谕,但收到的时间就更漫长了。
——
欧洲的通信往来麻烦,但美国却变得快捷了很多。因为现在从上海、天津、广州往返美国的轮船比此前增长了近一倍,将各种物资疯狂地通过美国转运欧洲。
李谕看到了最新的一期《物理学评论》杂志,上面刊登了密立根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h的直接测定》
h即普朗克常数。
还记得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吗:E=hv-w
电子动能=光子能量-逸出功
hv就是光子的能量,这是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核心。
密立根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实验来测量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斜率h。
密立根让一小块碱性金属在高度真空中受辐照,然后外加磁铁控制的小刀不断刮净金属表面以防止形成氧化膜。
金属中逸出的电子利用连到静电计上的氧化铜薄片加以搜集。
密立根绘制出电位差与频率的关系图,得到的结果便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最后则利用自己测定的电子e值,极为准确地测出了h值,与理论对应非常完美。
密立根的实验能力真心高,绝对的超一流水准。
按说到这里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密立根就是不承认量子理论。
在文章中他这么写道:
“尽管我认为我掌握了与光电效应方程不相符合的证据,但我发现,研究的时间越长,误差消除得越干净,愈发符合观察到的结果。
“但我想这只是一种巧合。
“虽然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从表面上看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但它企图表述的物理理论如此站不住脚,我相信即使爱因斯坦本人也不会再坚持。
“这个世界上最坚持量子理论的人中,还有几位影响力极大的,比如曾以经典物理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李谕。
“我对理论物理学家们在纸上得出的结果一直保留猜疑。
“所以我基于自己的实验,得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并得到了同样很契合的结论。
“我希望爱因斯坦先生或者普朗克先生、李谕先生能够对此做出解释。”
此时的普朗克与爱因斯坦身在柏林,什么时候看到这篇文章都不好说,只能靠李谕了。
他仔细看了看密立根的理论,大体就是说物质中存在着大量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征频率的振子,还有少量有着其他频率的振子。
如果特定频率的光照在该物质上,那么可以假定,物质内部与入射光频率一致的振子不断吸收能量,直至能量达到临界值而发生了爆炸,发射出一个能量为hv的粒子。
只有当逸出粒子从原子逸出的能量大于hv时才会离开金属表面,但当外加的频率与“自然频率”一致时,这种逸出会大量产生……
这一理论与普朗克理论基本一致,微粒从原子中逸出时能带走的能量可大于hv。
猛一看感觉可能有点绕,但如果只关注其中几个关键的点,比如“爆炸”、“振子”,就能发现完全属于经典物理学的范畴。
所以可以理解为他是在“猜”。
反驳的方式很简单,李谕只需要再用量子力学的理论进行一番推导就行,只不过实验物理学出身的密立根可能不太喜欢看这些复杂麻烦的数学公式。
所以李谕还在文中写道:“融会贯通了数学的物理学是更加完善的物理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