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结构取得重大突破,还是卡文迪许的汤姆逊主任和卢瑟福教授,我们的实验竟然也能做出比肩第一等实验物理学家的成果。”

    此后,他们又对其他几种原子核做了同样的实验,积累下厚厚几本实验数据。何育杰非常认真,所有的实验都进行反复校对。

    ——

    何育杰搓了搓手,跃跃欲试,“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院士先生这条路非常可行!”

    其实他们的编辑大都不了解如此先进的科学,几乎是在照搬欧美报道,然后进行翻译。

    何育杰谦虚道:“少了您的指挥怎么行。”

    “什么课题?”何育杰好奇问。

    除了他们,身在法国的蔡元培也震惊于李谕又带着一位新人搞出了轰动整个欧洲的成果。

    “所以说这个课题要花点功夫,不过我估算了一下,希望很大。”李谕打气说。

    蔡元培的顾虑很符合情况,帝制若真的恢复,很多东西可能又要死灰复燃,北大学生说不定还是和晚清一样,打麻将、喝花酒、捧名角,就是不读书。

    美国物理年会的会员身份目前显然比不上英国皇家学会,但也不失为一个至高荣誉。

    李谕说:“剑走偏锋才是王道,我知道现在没什么人敢声称发现了新粒子,不然会招致漫天唾骂。不过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是物理学本身。如果拿出证据确凿的实验数据,他们能说什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数不胜数。

    李谕笑道:“我起码比爱因斯坦的书法要好上几个档次。”

    想到这一点,李谕瞬间感觉心里舒服好多。

    ——

    李谕笑道:“咱们本来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李谕和何育杰找来很多基材,如各种金属元素,钠、金、钾等等,还有非金属原子磷、氮、砷什么的,反正能找到的都会用α粒子撞一撞。

    何育杰则回道:“这不是最普通的基本功嘛?”

    对李谕和何育杰的结果,卢瑟福表现得很大度,公开说:“事实再次证明,东方人的智慧不输欧洲人。这个试验从最初的构思到实验过程,都透露着严谨的科学思维。”

    何育杰整理实验结果,然后与李谕共同写成一篇论文。

    历史上,大概是1919年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何育杰纳闷道:“总不会是带正电的氢原子?”

    他得到消息比英国人晚一些。

    氮原子核被α粒子击破后,射出原子量为1的带正电粒子,即氢核;破裂后的氮原子核又和α粒子结合成另一种元素——氧原子核。

    至于命名吗,李谕还是按照习惯定为了质子。

    平心而论,质子的发现确实没法和α粒子散射实验相媲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确实大太多。

    不过发现质子确实够得上诺奖标准。诺奖的获奖成果也能大致分出几个等级,有那么几个强的过分了一些。

    他还是很热爱北大的。

    何育杰说:“我是真盼着她能像新陈代谢一样,去除掉腐臭血液,不求多好,至少能像个正常大学。”

    一周后,国内的《申报》《大公报》等报纸开始头版头条报道李谕与何育杰的科研成果。

    后来他知道何育杰在剑桥听过自己的课时,更加高兴:“我很荣幸,何曾是我的学生;但他现在的进步离不开与李谕先生的合作。”

    “发现质……一种新粒子。”李谕说。

    何育杰叹了口气:“虽然院士先生告诫过很多次,胡校长也做了很多努力,不过暮气沉沉的学生氛围实在难以彻底革新,上课时仍然有不少官宦子弟不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