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一定的干扰,会降低一些推力。”

    “所以整体来说,六台小型发动机在全功率的情况下约莫可以提供230-250KN的推力。”

    “这个数据,在地球上肯定没法支撑它的垂直起降,不过在重力只有地球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火星和月球上来说,理论上是足够了支撑它进行垂直起降的。”

    徐川点了点头,笑道:“很不错了,走,进去看看。”

    从目前常华祥院士汇报的性能和数据来看,这架二代航天飞机已经达到了他此前提出来的要求。

    虽然并没有像他一开始提出的建议采用双发引擎模拟倾转旋翼机来实现垂直起降功能,但多台小型引擎的串联,在一些领域反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比如出现某一个引擎失效或出问题的情况下,多引擎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航天飞机本身起降的安全。

    通过高大的舷梯,徐川和常华祥一起走进了二代航天飞机的内部。

    相对比一代星海号来说,因为二代航天飞机的内部空间更大的原因,它设置的乘员室也更多,总部署数量达到了九个。

    此外,二代机上还部署了专门的“锻炼区”,并配备了太空自行车、太空跑台和抗阻锻炼装置等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和设备,用于航天员的日常锻炼。

    而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航天员最舒适最优越的生存,这一架二代航天飞机可以搭载超过十八名宇航员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航天活动。

    如果是短期的近地轨道运行或地月转移,这个数字能突破四十。

    在此前苏米两国仅仅能搭乘个位数航天员的基础上,二代航天飞机能搭乘的航天员数量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哪怕是对比一代星海号,二代机的能搭乘的宇航员数量也提升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简单的感受了一下二代机上的锻炼室、休息室、盥洗室等功能性的配置后,徐川满意的点了点头。

    相对比一代星海号来说,因为二代机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降落在月球和火星上充当临时的前线科研基地的功能。

    所以在各种功能室的配置上要比一代星海号齐全太多了。

    可以说在月球和火星表面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航天研究所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都进行了考虑。

    比如月震和火星风暴,二代机都有考虑应对措施。

    比如能源系统,除了小型化聚变堆外,在紧急情况下,还有另一套锂硫电池功能系统。

    它可以在小型堆全面损坏无法提供任何能源的情况下,保持二代机及九名宇航员一周的最低电力生活需求。

    而这个时间,理论上来说,在地月之间,足够他们安排另一架航天飞机过去救援了。

    此外,如果需要进行远距离的航行,如前往火星执行任务。

    那么二代机还会携带一定数量的太阳能发电板,以应对突发情况。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除了无法实现人造重力,几乎其他能为宇航员和科研工作考的情况,航天研究所这边都进行了齐全的考虑。

    “二代机还需要多久完工,大概什么时候能进行二代机的首轮航飞测试?”

    驾驶室中,透过厚厚的钢化玻璃徐川看向外面,朝着身旁的常华祥院士询问道。

    常华祥院士快速的回道:“从目前的组装情况来看,这架二代机大概会在今年的八月份左右完成。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的话,首轮航飞测试将在八月七日开启,也就是立秋的那天。”

    知道眼前这位比较热衷于传统节日,航天研究所这边在经过讨论后,最终将首轮的航飞检测时间定在八月七日,也就是立秋节气。

    果然,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