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常规的作战军团,基本上是跳荡兵2900,步骑混合的奇兵2900,弩手2000,弓手2200,辎重兵6900。

    以及最重要的,堪称是军团主力的至少名4000骑兵。

    唐军后来的军制大差不差,而如何能将这四千骑兵玩儿出花,就是最能体现唐军将帅战术差距的地方。

    纵观初唐战争史,整体来说基本上就是几大类作用:

    灭突厥时长途奔袭,偷袭敌军帅帐。

    灭吐谷浑时的骑兵千里追击,同样喜欢用此法的还有李世民以及苏定方,苏定方灭西突厥时,从如今新疆的阿尔泰山一路追击到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从炎炎烈日追到天降大雪,四千里奔袭最终灭敌凯旋,咱们后面有机会说一说。

    香积寺之战的迂回夹击战术。

    李世民灭窦建德的骑兵奔袭切断补给线打法。

    而最有技术含量的当属唐军的步骑协同战术。

    唐军列阵后,敌军接近到220米时弩手开始放箭,90米时弓手开始放箭,30米时弓手退后继续远程压制,弩手弃弩换刀,准备作为预备部队接敌。

    正式接敌后首先顶在前面的是前锋军与中军,若是未能灭敌,军阵两侧的骑兵和预备队会冲上去,让主力撤下休息轮换为预备队。

    也正是靠着这一套完善科学且省钱的打法,唐初才不至于陷入穷兵黩武的境地。

    就如李靖灭吐谷浑一般,后来苏定方灭西突厥长途奔袭也不过花了四个月,可以说相当有李靖风采。】

    甘露殿众人看的聚精会神,光幕上用非常粗糙的一些方块圆圈,配合文字说明来回移动,给他们展示了唐军的战法。

    李靖同样也看的饶有兴趣:

    “此战法,与此时颇不同也。”

    李世民倒是很理解:

    “后辈亦说,此书乃托药师之名伪作,多半亦是成于那玄宗的开元前后。”

    “那撰书之人,所知晓唐军军制自是与此时大不相同。”

    李靖同意:“但依然价值非凡。”

    几位将军都同意李靖的判断,但更感兴趣的还是后面具体的战役案例。

    李世民倒是看的很开心:

    “李老将军灭突厥与吐谷浑两战,可为后世用骑兵之垂范。”

    李靖赶忙推辞:

    “灭突厥乃是陛下庙算在握,方能一战显功。”

    “而吐谷浑如今尚存,不敢此时邀功。”

    而也就在君臣相互谦让时候,苏定方的名字跳了出来。

    正在乖乖听讲,打算将这些干货牢牢记在心里回去琢磨的苏烈一时间有点难以置信:

    我也能灭国?而且还是久踞西域的突厥汗国?

    李世民的眼睛亮了起来,光幕此前说的初唐零散事情他记得老清楚了。

    西突厥灭于高……哦不对,灭于儿子李治在位时候。

    而此灭国战的操刀者此刻就站在自己面前!

    因此皇子治那刚学会走路的身影在李世民心里转了一圈就被扔到扶余国去了。

    这苏定方如今正是大好年华,合该重用,给他天可汗的功劳本上再添一笔!

    何必要蹉跎上二十年以后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苏定方比他李世民还小上一岁,正适合拿来培养为良帅。

    看光幕前面的消息李世民是郁闷的。

    段志玄领军,无功而返徒耗粮草。

    侯君集灭国,居功骄矜最终谋反。

    甘露殿的李世民是能够推测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