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嫌隙如何不生?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叹口气。

    如今眼界愈广,忧愁反而愈多了。

    对于这明朝中央与海商们的矛盾,李世民则是咧了咧嘴:

    “这明朝,若是海上能有一支无敌之师,这海商安敢多言?”

    其中内里情况或许很是复杂,但李世民站在一旁来看,觉得这问题本质上就和打击豪强一个道理。

    若是你兵强马壮,则治下皆是乖乖缴税的良民。

    若是你兵少马弱,则治下便是不服管教的豪强。

    魏征看着后世那名清的战绩,略显困惑:

    “这海船之锋,竟锐利至此?两万击八十万?”

    在场的将军们反而都不意外,李世勣解释道:

    “这八十万之军只是听起来唬人,即便真有八十万之军,也必不能合于一处。”

    “反倒是这英舰,可今击广州,明日入河东,后日再临泉州。”

    “倏忽不定,借风帆之利以逸击劳,遇强则遁,遇弱则击,攻清必守,再袭其不备,如何不胜?”

    魏征默然。

    ……

    成都府衙,张飞有点难以想象:

    “这海商之路,真能如此富庶?”

    孔明笑道:

    “翼德怎么忘了那安息帝国如何兴盛?”

    于是张飞便想起来了:

    “把控丝绸之路……”

    孔明点点头:

    “丝绸之路便能养活一个辽阔帝国,那海商之路养活一国又有何难?”

    而且在心里,孔明还能罗列出来海贸的好几个优点。

    比如船只载重完胜马匹骆驼。

    比如经行海上不用像西域丝绸之路被层层盘剥。

    比如若是顺风,其速远超陆行。

    唯一问题也就是海贸兴盛之后难免有海盗之患,但若算纯利,依然远超陆路。

    一时间孔明都有点叹息了:要是交州尽是坦途该多好?

    那样的话等克复汉中之后便去拿交州,然后造海船兴海贸,小小曹贼那还不是只手可平?

    而不像现在,海港难求。

    心中满是感叹,但手上一刻不停。

    一边用炭笔和尺子尽力将那光幕上的盖伦船之图绘制下来,一边还有空吩咐不善丹青的庞统和刘巴将传图拓印至脑海,稍后为绘图查漏补缺。

    甚至还有空应对刘备的疑问:

    “孔明,这海禁当施行否?”

    手上的炭笔一个回旋勾勒出一个弧线,同时孔明答道:

    “何为海禁?主公此时反倒是糊涂了。”

    “海商又无六分仪之利器,不沿岸驶船则有迷途之危,海上可设关卡要害之处,多矣。”

    “陆上既有边关,海上也当有海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