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也就那样了,被坑了讨不回公道,人还要向前看,于是写下了《祭侄文稿》。

    河北是什么情况,当事人颜真卿自然是心知肚明,除了愤恨,更多的是无奈。

    而在展现了统战价值后,河北的世家子弟在中晚唐进入长安为相,然后出人意料又不出所料的脱离了河北基层,并迁居到洛阳附近。

    然后属于节度使的时代开始了。

    安禄山造反是“错误”,那唐庭拼命压榨河北人就正确咯?

    朝廷平叛属于“正义”,那河北人何尝不是在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平”?

    不给大唐朝廷捅一刀,还当河北人好欺负呢!

    是非对错,谁能界定?

    如果单纯以今人的眼光看,颜真卿一族的所谓“忠义”,便显得毫无意义,纯粹就是瞎折腾。

    但我们还是不能这样说。

    因为无法共情古人,就无法理解历史,更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古人有自身的立场,他们有自身的局限性,代入他们,才能知道那时候的得失与无奈。

    腐朽的大唐不必去救,但当时为此抗争的人,所展现出来的气节与精神,却是值得后人去学习的。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的原因。

    唐代的人,看到的是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两晋的历史。

    而我们的后人,也会把我们的一切,当做历史。我们本身,就在创造和演绎历史。

    共情古人,也是在怜悯自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看不到过去得失的人,就看不到未来的选择。

    所以说啊,历史的事情啊,还真不能嘻嘻哈哈的一笑而过。

    你今日笑古人不懂,焉知百年后的后人不笑你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