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就转身回城。

    望向离去的大宰,司马眼中带着审视,还有一抹担忧。

    “宗伯,他为何这般,如同变了一人。”

    大宰之前可不是这样,虽然司马清楚大宰内心就是如此,可以往都是用礼制善言来遮掩,以示体面和善。

    如今却……

    “女娲氏。”宗伯说罢,就不再说,转身离去。

    “女娲氏!”

    ……

    “轰隆隆……”木轮滚动,道路间的风景不停变换。

    风允细观那《龙韬》之言,言语中的注解一显司马的豪迈之态。

    但越是往后,越是谨慎之语,最终只留一叹,司马并未注全,似乎力有不及。

    “咚咚咚!”风允的车厢被敲响。

    “司徒,烈来拜见。”

    闻声,风允将《龙韬》放下,而马车也随即停住。

    “公子烈有何事?”

    风允望向马车窗外,就见到一抹夕阳之色。

    原来已经是黄昏。

    “将入夜,此番是请司徒下车用食。”

    “公子有礼。”风允致谢,随即下车。

    车队的其余车马上,也走出一些女子,不过这些面带忧色的女子都不能和他们一同食用,而是坐于另一旁,由甲兵看守。

    风允望之静默难语。

    公子烈道:“司徒是在为这些女子而不忍吗?‘

    风允轻轻摇头:“是为国之懦弱而难语。”

    公子烈抿唇而悲道:“大庭弱小……”

    风允出言点评:“国弱君悲,君悲民悲。”

    公子烈叹声,他道:“大庭确实是一片悲意,上至君上,下至民众,都无力可施。”

    闻声,风允默默摇头,他不是这个意思。

    公子烈见状,疑道:“那司徒是何意?”

    风允食着烤好的肉干,也无什么食不语的规矩,一边食用,一边慢论。

    “国家弱小,被大国威胁时,君王示其以悲,民也会因为君主的态度而悲,此悲有两种,一为悲愤,一为悲观。”

    “如今大庭就处于悲观之中,归其缘故,乃是君上悲观,民岂有不悲观的。”

    公子烈愕然。

    “可君上悲愤有用吗?”

    “到时民众悲愤,岂不是造成祸乱?”

    风允拿出《龙韬》,道:“祸乱?”

    “无处可愤,不加引之,才为祸乱,有愤可指,积愤为怒,一触而发时,那就不是祸乱,而是舍命对敌,怒发难挡之大民。”

    风允将书翻到了《龙韬·励军》一篇。

    “读过吧。”

    公子烈点头,如同面对师长时的提问,答道:“励军,太公为武王解三军如何听令,为其舍身对敌。”

    风允点头。

    “你认为励是何,莫不是以为只是贝币米粮许诺,或是将领勉励感化?”

    公子烈面色一赤,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励,不就是犒赏军队,感化军队,让军队听令吗。

    公子烈辩驳道:“在书中,太公就是说,甲兵并不是天性喜欢战争、乐于伤残,他们也畏惧死亡,而是由于将帅关心自己的冷暖和饥饱,体恤自己的劳苦,给予他们战后的保障或希望,因此深受感动而甘心尽力报效。”

    风允点头,看来这公子烈学得不错,知道如何感化甲兵,以成励军。

    但,此时却不适用于大庭这样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