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缩短距离的话,稳定性和精度在中子星那狂暴的辐射之下又无法保证。

    就算精度如此之高的时钟,都没能观测到信息发送与信息接收之间的延时。

    在发送信息的同时,超高精度时钟记录下了此刻的精准时间。

    不仅如此,人们还认为,其实暗能量才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真正原因所在。

    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可以简单理解为,费米子组成物质,玻色子在物体之间传递作用力。

    这种实验,只能在中子星周边进行。因为黑洞引力太过强大,可以类比于蹦床的“篷布”被直接撕裂了,无法获取到有意义的试验数据。

    这便引申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伴随着宇宙的膨胀,新的暗能量源源不断的凭空诞生,填补着那些宇宙膨胀出来的空间。

    下一刻,这信息来到了另一台超距通讯设备之中。在接收到信息的同一时间,另一台超高精度时钟也记录下了此刻的时间。

    但很显然,传递路程不可能为0,且不可能为负数,所以暗力子的速度永远无法慢到与光速等同,或者比光速更慢,就像是常规物质粒子的运动速度也不可能达到光速或者超光速一样。

    但事实却是,暗能量的密度并不会随着宇宙的膨胀减小。不管宇宙如何膨胀,它的密度始终维持如一。

    暗能量具备一种十分神奇的特质,那便是,它是不守恒的。

    在理论推导之中,人们认为,超距通讯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对于暗力子的利用。只不过在五级文明之前,人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这就带来了又一个问题:不具备物理意义的时间如何探测?不能探测的话,如何确认暗力子是否存在?

    无数名优秀且杰出的人类科学家,在韩阳的帮助之下,最终找到了一种可能性。

    在空间被引力扭曲的环境之下,应该会存在超距通讯所需时间大于普朗克时间的现象。

    在韩阳的指示之下,第二次实验随之开始。

    那么,摆在人类科学家们面前的问题,便变成了,如何确认这种力真的存在?

    只要准确测量了这种力,证实了暗力子的存在,便基本可以确认之前理论体系之中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猜测是正确的,并可以研究它们的性质,最终将其统一起来。

    在这其中,韩阳做了许多许多的工作。甚至于可以说,向暗力理论发起冲锋的过程之中,高达四分之三的工作都是由韩阳独立完成的。

    当然,在这过程之中并不是没有收获。

    此刻,人类科学家们所设计的实验,便基于这种原理。

    那么,六级文明所掌握的空间相关科技,与四级文明所掌握的万有力之间,存在着哪种理论体系来承前启后?

    如果真的像是人们所猜测的那样,暗能量是空间自身的某种固有属性的话,那么一切就严丝合缝了——它前承万有力,后启空间相关科技,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这便也解释了暗物质总是汇聚在显物质周边的现象。

    但因为空间被扭曲了,实际上暗力子所需要传递的路程,却是1.5米。

    当传递路程为0的时候,暗力子的速度等于光速。传递路程为负数的时候,暗力子的速度小于光速。

    那么,暗物质这种玻色子传递的是哪些物质或者能量之间的力?

    人类科学家们认为,它所传递的力,便是暗力理论之中的暗力。

    而暗力子具备一种十分奇特的性质,它永远以超光速运行,其速度永远不可能降低到光速以下。由此,想要真正探测到暗力子不具备理论可行性。

    不过,通过一些间接手段来探测到暗力子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