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的武器完全能经受得住实战的考验!”

    “这为将来为我们自己的部队,装备重型火箭炮武器,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

    对于王烨说的话,在场的众多委员们纷纷点头,毕竟武器就是打仗的,如果没有经过实战考验,那总归是差点意思,只有经过了实战考验,行还是不行,需要怎么改,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说法。

    同时大家也清楚,王烨刚才说的“我们自己的部队”有一语双关的含义。

    一方面指的是国内的部队,一方面指的是红星联合体的铁拳安保公司,按照王烨的要求,未来的铁拳安保公司要能随时参与区域战争,并且能够打胜仗,那么这种重型武器,就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当然了,我们也切不可骄傲,迟委员说的就是你们。”

    “虽然凌晨的那一场仗已经打完了,但是按照数学中数据分析的原理,一次成功不能代表次次成功,因为样本不够多,所以我们接下来,就需要等待我们位于巴基斯坦的战地售后团队收集的相关情报,然后在后续的型号上加以改进和完善。”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火箭炮!”

    听到王烨这么说,坐在那里的迟委员认真的点了点头同时说道:

    “是,厂长说得没错,我们必须借助实战数据,继续完善我们的重型火箭炮。”

    “不过,除了完善升级以外,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说到这里,迟委员他微微的停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说道:

    “通过昨天的战斗,我认为已经完全证明厂长之前说的话是正确的。”

    “那就是‘大就是强,粗就是好,远就是妙’。”

    “因为我们的火箭弹单发成本比导弹要低很多,所以可以量变引起质变,产生媲美导弹甚至是远超导弹的使用效果,当然了,这都是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下。”

    “所以我认为基本可以确定,大口径火箭炮这个方向没错,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方向那个继续研究和强化。”

    “目前我们的火箭炮口径是三百毫米,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当然是比较大的,但是我认为这不是终点,也不是极限,这只是一个开始。”

    “厂长,我建议立项四百毫米及以上口径的火箭炮。”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一方面是因为我刚才说的那些,口径越大射程越远结合较低的发射成本,就能实现难以想象的作战效果,另外一方面也得益于巴基斯坦方面的反馈,他们声称我们的火箭炮是战略武器,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按这个思路搞?”

    “比如,我们搞六百毫米的火箭炮,射程如果能做到三百公里左右,再以集群的方式继续拧发射。”

    “那么无论是作战效果还是威慑力,我认为都非常恐怖!”

    伴随着迟委员的声音,整个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惊叹的声音,毕竟那可是六百毫米的直径,是正常120火箭炮的五倍之粗,比现在的重型火箭炮都要粗一倍,已经超过了某些导弹的弹体直径!

    至于王烨,心中也是惊叹不已。

    果然面前这群人的武德,随着科研条件的提高,变的越来越充沛了起来,六百毫米口径的火箭炮,都快赶得上正常历史中几十年后国内的191火箭炮了,那玩意儿的口径更是夸张,直接达到了750毫米,纸面射程都能达到惊人的四百八十公里。

    “我看行,可以立项,先预研究。”

    “至于项目名字,我看就叫‘远火600’好了。”

    “而且这个项目在我看来,一方面是本身的价值,一方面是它带来的附加价值,也就是制导技术。”

    “毕竟三百公里的射程,想要继续控制精度,可不容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