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便被通知要陪同朱棣北上燕山狩猎。

    不过在出发之前,北边却传来了不太好的消息。

    六月中旬,马哈木与太平、把秃孛罗与阿力台在忽兰忽失温爆发冲突,双方各领骑兵三万在忽兰忽失温鏖战三日,燕然都指挥佥事王戎率三千骑出海喇儿城,奔至忽兰忽失温,勒令双方罢手。

    马哈木与阿力台见状,只得罢手回师。

    这场战事中,虽然兵力相当,并且鞑靼部的军械装备远多于瓦剌部,可鞑靼部的阿力台完全被马哈木压着打,因此王戎此举无疑偏向鞑靼部。

    马哈木等人返回漠西后,对王戎此举十分不满,派使臣南下上奏此事……

    “伱们的事情我知道了,你们都是大明的臣子,我不希望看到你们双方厮杀。”

    坐在武英殿内,朱棣坐在椅子上对马哈木派遣南下的使者劝慰道:

    “这样吧,朝廷这边拨五百斤茶叶和两千个铁锅让你带回去,你告诉马哈木,就说这是朝廷帮鞑靼部向你们支付赔偿,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另外,朝廷已经在亦集乃筑城,用不了几年,你们就可以前往亦集乃互市,暂时再忍受两年委屈。”

    朱棣一开口,那使者便无奈跪下叩首:“谨遵皇帝陛下圣旨。”

    “好了,你先去休息吧,稍许我让礼部的官员带你在北京好好走走。”

    朱棣一开口,那使者也只能无奈离去,而坐在一旁围观了整场的朱高煦则是叹气道:

    “可惜,阿力台能力不足,不然这场战事,瓦剌应该会损失不少。”

    “无碍,到时候我亲自领兵去征讨瓦剌。”朱棣面对漠北倒是十分自信。

    见状,朱高煦只能感叹马哈木运气好,如果朱棣没有抓走阿鲁台,那马哈木这一仗本该被鞑靼重创身死才行。

    “瓦剌遭受重创,实力却恢复的比鞑靼还快,恐怕是吸收了东迁的一些部落。”

    朱棣很了解漠北的情况,正常情况下,瓦剌的实力恢复的绝对不会有那么快。

    现在看来,除了河中部落东迁被马哈木讨到了便宜,便也没有其它可以解释这种情况了。

    “陛下,户部尚书郭资求见。”

    班值太监的声音打断了父子间的对话,朱棣见状也颔首道:“宣!”

    随着朱棣开口,户部尚书郭资的身影也就出现在了武英殿内。

    他朝父子二人走来,最后跪下五拜三叩,唱礼起身。

    “陛下,各布政使司及都司的税粮文册已经上交,这是汇总……”

    郭资双手呈出一本文册,王彦见状上前接过,并交到了朱棣的手上。

    兴许是在北京更舒服些,朱棣在北京理政的精神也好了不少。

    他将文册翻开,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朱高煦本以为老头子会在看完后,直接把文册递给自己,却不想他直接道:

    “这个家你自己在管,你觉得今年的情况如何?”

    朱棣没有给朱高煦看,而是让他猜,不过朱高煦也能大致猜出今年的情况,因此作揖道:

    “田赋应该在六千万石左右,军屯籽粮应该不足三百万石,商税及杂项、矿税约一千二百万贯,算上官营的贸易利润,今年岁入应该在四千二百万贯左右。”

    “人口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九千万,约在八千九百余万左右,耕地的变化应该不会太多。”

    朱高煦将自己的预估给说出,朱棣闻言看了看,颔首道:“和你预估的差不多,但支出也很多。”

    他将文册递给了王彦,王彦转交给朱高煦翻阅。

    朱高煦简单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