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路走来,渐渐也懂得了一些道理。

    比如,她现在知道,自己的容貌会比较引人注意,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她戴了一顶“幂篱”。

    进入杨沅的地盘后,她就不再谈论杨沅。

    因为她觉得这是杨沅的地盘,各个州就像伏虎寺的各个堂、各个殿,都是一个共同的住持。

    不管在哪一堂哪一殿,如果你非议伏虎寺住持,都会激怒这些殿、堂的执事长老和弟子们,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直到她风尘仆仆赶到潼川府,她才听说,杨安抚去了兴元府。

    又打听了一下兴元府在哪,梵清小师太就有些发呆了。

    还要……赶那么远的路吗?

    不过,一想到双玖向她哭诉的悲伤,想到某位成都女店主对杨沅的评价,梵清小师太又坚定了自己的禅心。

    那就追去兴元府吧,不在杨沅的地盘上,抓了他之后,也方便带他离开。

    这样的大恶人,不能再容他在世间造孽了。

    梵清小师太决定找到杨沅,抓住杨沅,把他带上峨眉山。

    把他囚禁在深山群壑之间,筑一草庐,逼他修行,每日礼佛颂经,赎他深重的罪孽。

    我佛慈悲。

    梵清毅然踏上了前往兴元府的漫漫长途路。

    她离开潼川府的时候,她的亲大哥吴渊,正风尘仆仆的从大理国赶回宋国,进入潼川路地境。

    吴渊得到杨渊授意之后,他先去了吐蕃。

    杨沅需要两种马,西北马和滇马。西北马显然是用来骑乘打仗的,而滇马则主要用来代步和驮运物资。

    大理与大宋一向友好,滇马的购买难度不大。

    想从吐蕃购买西北马,麻烦就多的多。

    一是现在一盘散沙的吐蕃各部,有对大宋亲近的,也有暗中投靠西夏的,还有混乱中立的。

    再一个,有了稳定可靠的合作对象,如何运输也要实地走一遍,和对方商量好。

    虽说杨沅已经透露了成都府路不是问题,乔贞安抚使会暗中配合潼川路的行动。

    但是一路经过的地方,要穿过太多不同立场、不同归属的势力范围。

    所以,吴渊先去吐蕃,解决这个麻烦最多的地方。

    耗费了大半年的光景,跑通了全部关节,他才又往大理去。

    直到现在,功德圆满,方才回返。

    ~~

    从大理回返,进入川峡,先要经过峨眉山。

    吴渊想到了自己的胞妹幼瑶。

    幼瑶先天体质不足,因此舍入佛门,以求佛祖庇佑,保她平安。

    如今幼妹已长大成人,身子骨儿也没了问题,倒是可以去见见主持,谈谈让幼瑶还俗的事情。

    因为幼瑶是他的老父亲老来得女,和他年纪相差太大。

    从感情上,吴渊是把幼瑶当女儿一样宠的,怎么舍得她在如的年纪,就这样一直终老于山林?

    于是,一连攻克了吐蕃、大理两大难关的吴渊,兴冲冲地往峨眉山而去。

    ……

    杨沅看到了杨政的族谱,在上面果然找到了始祖杨浩的名字。

    而且上边清清楚楚地写着,杨浩少年时醉酒打死丁家恶少,因而逃往河东避难,从此另开分支。

    这也解释了清源杨氏始祖杨浩,为何没有在族谱中交代过他是从何而来,因何另立一房了。

    这么不光彩的事,当老祖宗的必然不愿意被子孙后人知道嘛。

    “果然如此,大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