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十五章:罗秀兰娓娓道说茶马互市

    刘惠恕

    且说重庆城已取初安,杨复盆、董琼英婚后数日,黄义明召集军中众将召开军事会议,议题是如何到中原买得战马。而取重庆,控制由巫山入蜀的川江口水道,再利用长江水道,赴中原买战马,原本即黄义明在这次出师取重庆城前,与诸葛邦格、迟浩云、韩百知、计子善、吴免冠五位副邦长协商一致的平四川战略计划。

    在会上黄义明问谁可承担赴中原买马重任时?董琼英道:自己原军中副将罗秀兰是西安骡马市人,武功可以,祖上原即从事贩马一业,可担此重任。黄义明急叫罗秀兰前来议事,但见此女长得膀大腰粗,面露精悍之气,到是块从商的料子。黄义明遂告知欲拨银五万两,准备从中原买马两千匹的计划,问罗秀兰能否承担此重任?罗秀兰对此自无异议。黄义明于是从原董琼英军中点了一百女兵,叫其带领,以便见机行事。后来一想到中原贩马是一件苦活险活,光叫女子不行,就又叫第一军主将俞伯海带上一百男兵与之同行。原第一军军务,由该军副将任克直暂领。这俞伯海也是一名长得五大三粗的汉子,与罗秀兰倒是天生的一对。黄义明原本想叫二人假扮夫妇,一路同行,又问了一下二人皆无婚配,相互间又无歧见,军中事简,原无太多讲究,遂假事真做,介绍二人成了真夫妻,择吉日为二人完婚,让他们各带男女兵一百,同赴中原买马,具体听从罗秀兰指挥。

    行前黄义明问及罗秀兰有关骡马市的过往情况及她准备如何买马?罗秀兰答道:我祖上为西安骡马市马王庙巷人,巷中因有庙供奉“马王神”而得名。“马王庙”位巷子中间,每年农历六月十七至十九日,“西五台菩萨圣会”时,“马王庙”也向市民开放三天,以供善男信女朝拜,我家即住马王庙右首。

    罗秀兰又向黄义明介绍有关骡马市的历史道: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大将徐达攻克元奉元城(元奉元路路城,唐旧都长安),遂改名为“西安府”。这也是唐旧都长安在历史上首次被称作“西安”。明朝为加强戍边,将西安府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军事重镇,此骡马市旧名骡马店,位于西安市东大街东段南侧,共由水车巷、肋子巷、马王庙巷,戴家巷,惠家巷五条巷子组成,因巷子内多骡马店家而得名。骡马店是专为长途贩马的商贩和马夫而设的,院门宽大,可供车马出入。门前广场有拴马桩,来往骡马可拴在桩上休息。店内与街上均骡马厩、马槽林立,草料俱全,喂养牲口的各种用具不缺,有修理马鞍、镶马蹄等的专用工匠。另有专门的马医,掌握治马的各种秘方,凡属马疾如连疮腿、疱疹、乳腺痈肿以及无名肿毒等症,均能救治。而据《明臣奏议》卷十《马步升:巡抚事宜疏》记载,明弘治年间,有陕西、河南客商,贩卖骡马,每年约有数万匹,俱从潼关经过,然后到河南、山东一带销售。由此可见骡马店的繁华。约至明嘉靖末期,西安骡马店因日趋繁荣而成市,遂有“骡马市”之名,此见于明文献《西安府城图》的记载,其云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此地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有关于骡马市的繁华,尚见于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卷四《商贾记》中所记:“河以西为古雍地,今为陕西,山河四塞,昔称天府。西安为会城,地多驴马牛羊,旃裘筋骨,自昔多贾,西入陇蜀,东走齐鲁,往来交易,莫不得其所欲……至今西北贾多秦人”。

    罗秀兰又道:而导致骡马市繁荣的原因,是因为明代实行茶马互市制度。在明朝,由于实行“以茶易马”的戍边制夷政策,陕西边防地区享受一种特殊优惠政策。如洪武五年(1372年)以陕西茶易西番马,“用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由于中原地区茶价低廉,而致西北暴涨,因此陕西商人以陕西为中心,奔走于西北、西南,输茶于陇青,贩盐于淮川,运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号称“陕西商帮。”而终明一朝,马匹并无定定价,总的趋势是:凡太平岁月马价低,至荒年、战乱年马价高。如见于《明会典》卷一七九所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