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珠宝数不胜数,但李瑄却只赏赐功臣。

    绝不会因为身边人一句拍马屁的话去赏赐。

    更不会因喜好去挥霍。

    李瑄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自高宗以来,皇帝有称圣人的习惯。但朕初御宇,无德行树立。朝野内在,不得我称为圣人。”

    李瑄又向大臣们嘱咐此事。

    圣人,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高称呼。

    名义上皇帝最大,意识上圣人更胜一筹。

    自古皇帝都有祭拜圣人的习俗。

    李唐自诩是老子的后代,所以从高宗皇帝开始,就继承老子的圣人称号。

    大臣们私下称呼圣人,朝堂上一律称“陛下”。

    但李瑄认为,李唐的皇帝是没人可称圣人的,徒让后世耻笑。

    圣人这两个字神圣,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公认的圣人屈指可数。

    在一个人盖棺定论之前,一切都可能有反转。李隆基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李隆基在开元二十四年之前死亡,称圣人也不太可以服众。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称圣人。今后在私下,只能称至尊。

    “诸卿入坐,我等商议明日登基大典时的事宜。”

    “天宝至今已有十六载,安禄山叛乱于天宝,杨氏祸乱于天宝,民生于天宝凋敝,此已不吉也!朕欲改元,有什么建议,卿等尽可言明。”

    李瑄回到座位上,示意文武百官坐下,并提出改元事宜。

    新帝登基,改元是必然的事情。

    年号具有重大且又神圣的象征意义。

    古往今来,帝王在选择年号时,会在名称中寄予自己的政治期望,或昭示某种政治信号。

    绝对不能不符合时宜地取一个突兀的名号。

    如李隆基在位时的三个年号。第一个年号虽只有短短不到三年,其间却寄予着李隆基攘夺权位的政治意图。

    先天,出自《易经·干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解释起来就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众所周知李隆基身为老三继承皇位。他以先天为年号,表示天意如此,不可强求。

    所以先天只用三年,就改元开元。

    其意义简单明了,握住权力的李隆基,要开创新纪元,向朝野表明他的宏图壮志。

    只是到了开元后期,各种各样的破事接踵而来,李隆基的兄长又接连去世,再加上地方官吏弄出太上老君显灵,献符天宝千载,所以改元天宝。

    天宝最明显的寓意就是李隆基觉得大事都办完了,开始享受成果。

    然而国家的规律就是盛极必衰,在鼎盛时期不改革,必然会走向下坡。

    天宝,不是一个成功的年号。

    “启奏陛下,天宝多灾,又临兵祸,百姓苦不堪言,臣且以为,百姓渴望太平,可取泰平为年号,泰有安宁、平和之意;平为太平、公正之音。寓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在文武百官沉思的时候,裴遵庆起身向李瑄拱手,推荐自己的年号。

    他是相对宽和的大臣,推荐年号为寓意较为平淡,以发展民生为主。

    “泰平虽不错,但朕以军功名扬天下,此年号缺乏一些锐气。”

    李瑄微微摇头,没有采纳这个年号。

    他喜欢类似于开元之类的年号,不喜欢这种尽显盛世之音。

    “陛下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