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武,当用神武年号,突显文治武功。”

    刚从蜀地回来的兵部侍郎张兴心直口快,他想到什么说什么。

    在他心里李瑄的武功威名,配得上神武二字。

    “陛下不可,且不说神武年号太锐,寓意空洞。那安贼刚用圣武年号,直抵神武。另神武为先帝尊号,不能强加。”

    御史中丞颜杲卿当场反驳张兴提出的年号。

    年号可以藏住战功,不一定非要锋芒毕露,如神武之类,太过刚锐。

    当今天下太平,陛下明显是要开创超越开元的盛世。

    如果是其他寓意的年号,中途可以改元。

    无战争发生,一上来的就神武,没有意图。

    “是微臣想得不周到,臣认错。”

    张兴虽然熟读史书,但在这方面他没有过多研究。

    他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无妨,诸卿不必有过多顾虑,要像张侍郎一样直言。”

    李瑄点头,他不会用这种明显带着武意的名号。

    为皇帝献年号,一定是精通史书者,如果用了以往朝代用过的年号,显得不太专业。

    所以李瑄给文武大臣考虑时间。

    他心中有几个青睐的年号。

    永乐,天启等。

    永乐和泰平一样,表达的政治寓意非常好,但表达过于和平。

    天启,也要再观望一下。

    “陛下文治武功,在众望所归中继承大统,朝野服从。陛下执政,有变革天下的意图,可以启新为年号,启有开创之意,新代表着气象。此寓意陛下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推行新政。国家一定会因此充满生机,富足强大。”

    颜杲卿说出自己的年号。

    他话音落,有一些文武大臣频频点头。

    他们觉得启新能代表新气象,兼以文武。

    “颜中丞所献年号不错,先搁置起来,诸卿还可以说出更有寓意的年号。”

    李瑄听到颜杲卿阐述启新,觉得符合他变法革新。

    “启奏陛下,《易经》乾卦有四德,为元亨利贞,取贞在前,元在后,改元贞元。贞有正、坚固之意,元有开始、根源的含义。此年号寓意国家遭受重大变故后,开启新纪元、恢复元气;也有破旧立新的改革之意,使国家昌盛繁荣。”

    尚书右仆射李岘说出一个比启新寓意更深的年号。

    点头的大臣更多。

    李瑄也搁置这个年号。

    “启奏陛下,臣且以为,当今天下有礼崩乐坏的趋势。天下衰落为失德而致。从上到下,应该重振德行。当改元为乾德,以乾之刚劲进取,与德刚柔相济,展现国家新气象。”

    京兆尹卢奂重视德行。

    他的年号虽寓意不错,但没有几个大臣应和。

    他们不是傻子。

    李瑄不认为自己缺德,但他的皇位确实是从李隆基手中抢过来的,年号还是不要带德字为好。

    不过他也将乾德的年号搁置。

    又是几个大臣献出年号,恒治、盛华、泰昌等,都有不错的寓意。

    在李瑄没有敲定年号前,大臣们自然要进行一番辩论,谁也不想放弃这次增加名望的机会。

    文武官吏先后说出乾德、贞元的年号后,让李瑄想到乾元的年号。

    仔细一揣摩,乾元这个年号也不错。

    历史上也是安史之乱中,用乾元的年号。只是被李唐自己不争气,显得此年号有点虚。

    “诸卿觉得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