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邓千秋察觉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的许多旨意,在大臣们眼里总是觉得别出心裁。

    比如若有贪官污吏,允许当地百姓,可手捧大诰一齐将其解拿京城治罪。

    大臣们觉得朱元璋有时候也挺幽默的。

    所以有时对朱元璋某些古怪的旨意或者举动,大家也都习惯了。

    可今日的事,却大大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邓千秋乃是武臣,而且年纪又小,这样的人都可以做宗亲的老师?

    历朝历代,对于宗亲的教育,都是延聘大儒,亦或者朝廷重臣为师。

    区区一个百户,而且这家伙……显然也没有什么学问。

    如果说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觉得这是意外的话,那么汪广洋和刘基人等,就是想要吐血了。

    许多大臣彼此之间,虽不吭声,却都交换眼神。

    如果说,大诰里许多不合常情的案例,譬如鼓励民告官以及民保官,亦或者是其他不合理的案例,反正他是皇帝,大家哄着就是了,毕竟总不会真有人斗胆敢去衙里捉官押送京城治罪。

    可这事就不一样了,这是下达了旨意之后,皇子们真要跟着邓千秋这个文盲去读书。

    这还了得?

    当然,这里头的文盲,不是贬低邓千秋,而是这时代读书人的标准,是能通读圣人经典,而不是只会写几个字这样简单的。

    “陛下……”御史中丞刘基叹了口气,踱步而出。

    其实他不想出来。

    可此时,已有许多大臣看向他了,作为江浙大儒,人们对于这位御史中丞寄以了极高的期待。

    他觉得自己就好像被无数人架在了火堆上,可偏偏,又身不由己。

    刘基道:“臣以为……如此是否有欠妥当?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虽有反驳,朱元璋此时态度还算不错,笑吟吟地道:“怎么欠妥呢?”

    刘基道:“臣以为……”

    朱元璋笑了,却是目光一转,看向邓千秋:“刘卿家说你不配为师,你来回答。”

    “啊……”邓千秋没想到朱元璋这样不负责任。

    实际上,他和刘基是一样的心情,一个是被百官架着,作为御史中丞,不得不站出来。

    而邓千秋呢,则是被朱元璋架着。

    此时,刘基居然和邓千秋一样,都看出了对方彼此的无奈。

    刘基咳嗽一声,带着几分好意的意味劝道:“邓百户,你还年轻,此时应该辞让,不能接受如此重担。”

    邓千秋尴尬道:“我也想辞让,可陛下属意我,非我莫属,我若是辞让,就是不忠,只好勉为其难了。”

    百官们一个个猴急,心里为刘基擂鼓助威,心里仿佛都在说:放点狠话啊,刘中丞,伱怎么这样软绵无力!

    朱元璋则斜眼看邓千秋,颇有鼓励之意。

    刘基心里已知道,不放一点狠话,实在没办法跟百官交代了,便道:“邓百户此言差矣,臣子的忠诚,在于能够襄助陛下,为陛下分忧,而不是完全顺从。这古来的许多奸臣贼子,岂不是处处逢迎,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这一下子,百官们的心里稍稍舒坦了一些,心说:这句话比较重了,有点感觉了。

    朱元璋则瞪着邓千秋,脸上笑吟吟的样子,仿佛在说,你要做朕儿子的恩师,总要拿出点本事来,给朕狠狠地教训教训这刘伯温。

    邓千秋瞥了一眼同样无奈的刘基,叹道:“敢问刘公,你儿子读的什么书,拜入谁的门下?”

    刘基微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