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而此时,负责阅卷的阅卷官宋濂处理着一大堆的考试文章。

    他一面提笔阅卷,一面发出了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天下没有英才了吗?”

    他这样的感慨是有其道理的,南直隶已是文风鼎盛之地,读书人甚多,可是许多考卷,却实在惨不忍睹。

    有的完全超出了考试的规定,为展示自己的才学,直接一脚踹开了程朱,大写特写。

    有的倒还勉强能符合程朱理学的诠释,可写来写去,却不得要领。

    还有的,只写了一半……

    大家毕竟没有真正经历过这种科举,即便对于朝廷的考试章程,也只是盲人摸象,毫无章法和要领可言。

    终于,一篇文章引起了宋濂的注意,他眼睛为之一亮,不禁道:“有趣,有趣,竟有这样的文章,嗯……很好,其立意也极好,对仗工整,妙,妙啊。”

    他若是知道,这文章所谓的立意,其实在大明后来的科举之中,已成为范文和公式,但凡来个考生,管他什么考题,开始就直接强行忧国忧民,只怕非要吐血不可。

    可眼下,这第一篇如此立意的文章,对宋濂而言,却可称得上是耳目一新,写这篇文章的人,真是人才。

    宋濂当即,来了兴致,大呼道:“诸公来看,看看此文。”

    他这一呼唤,将其他的阅卷官也吸引了来。

    众阅卷官传阅,纷纷啧啧称奇,不禁点头:“以学而为题,从而引申至君臣之道,又将这穷究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的大道理蕴含其中,与朱熹理学契合,且对仗能如此的工整,简直就如白玉一般,毫无瑕疵,此文真如日月,其他文章与之相比,反显得如萤火之光了。”

    “这样的文,可列为头名。”

    …………

    明天上架,开始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