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大业十三年。

    天台山,天台宗。

    一个三十几许的白衣僧人神色怡然的吹奏着悠扬的笛曲,只见他浑身透着一股清净无染,安详沉稳的气质,与纯粹又空灵的笛声相得益彰。

    一曲毕,一个青年和尚急匆匆的小跑过来,喊道:

    “无常师叔,我就知道你会在这里,祖师现在请你过去。”

    名为无常的僧人立即迈开步子,不疾不徐的穿过佛塔和钟楼,进入一间禅房,再来到里室,就看到一位身材魁梧威猛,须眉俱白的老僧。

    “大师。”

    无常两掌在胸前对合,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老僧也就是智慧大师抬手示意他坐于蒲团,道:

    “无常,你来天台山多久了?”

    “天台山每逢冬至必会飞雪,这一日,小僧都会去后山赏梅,如今算下来,小僧大抵去过二十七次。”无常低眉回道。

    “当真是弹指一挥间,二十来载转瞬过,老衲依稀记得,你来天台山时,也才六七岁。”

    无常听后,忽然抬眸,轻问:

    “我师大德曾在您坐下听讲,也在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华严宗的帝心尊者、禅宗四祖的道信大师坐下听讲过,后如您四位圣僧期许,他亦在红尘中被世人冠上圣僧之名。”

    “为何突然就消失不见,您也一直对小僧密而不宣,如今我已三十有三,大师还不肯与我说吗?”

    智慧大师叹息一声,道:

    “非是老衲不愿与你说,而是你师身份有异,不过现在你已过而立之年,心智成熟,也时候将其身份一一相告。”

    他悠悠开口:

    “如今天下正魔两方对立,你深居庙宇,不甚清楚,正道一方为首的便是我佛门慈航静斋、静念禅宗等门派,魔道一方,则是两派六道。”

    “所谓两派六道,就是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始终没有翻身的一些教派,他们甚至还有道家的分支,皆视人世间道德礼仪为粪土,行事超乎常人所度测。”

    “两派为阴癸派、花间派,六道分别是邪极宗、灭情道、补天阁、天莲宗、魔相宗、真传道,其中真传又分为道祖真传和老君庙。”

    “而这阴癸派乃魔门中势力最大的邪派,派中多为女子,因拥有《天魔策》的精华《天魔秘》,故在魔门中居重要地位。”

    “花间派是魔门中的纵横家,历来只传一位传人,且只能为男子。”

    “另设护派尊者,负责看管派内典籍,且必须为女性,这便是花间派的武功宜男不宜女,若女子强行修练,必有奇祸。”

    “由于一脉单传,是为魔门中的异类,武功路数更讲求以艺术入武道,从而历代传人皆为风流潇洒的翩翩公子。”

    “邪极宗可能源自魔门正宗,灭情道与阴癸派同源异出,补天阁来自于刺客,天莲宗来自于商人,真传道中的老君观和道祖真传,则推崇旁门左道的采补,至于魔相宗来历神秘,似是在塞外。”

    “而在几十年前,魔门出现了一个名叫石之轩的奇才,乃是身兼花间派和补天阁之传人。”

    “曾化名裴矩出仕为官,为大隋经略西域,在几年之间连横合纵,将强大的草原帝国突厥一分为二,改变了自魏晋以来中原的弱势局面。”

    “不仅如此,他更是曾化作一名僧人,先后到天台、三论、华严和禅宗听讲学艺,后在长安获得大德圣僧之身份。”

    无常听完,神色平静:

    “邪王石之轩居然是小僧的师尊,一时之间,我竟不知是该荣幸好,还是该自认倒霉。”

    “当年我年仅四岁,沦为街头乞儿,机缘巧合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