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向不喜邬庆川的改革,几年前就是他带着一众人将邬庆川贬去了蜀州。

    四老爷知晓这个侄儿的性格,瞬间提了一口气,厉声道:“你没有对他做什么吧?”

    兰三少爷脸上挂不住:“我是那么莽撞的人吗?我还跟他好声好气的说话呢。”

    镇国公老夫人在一边听着垂泪,搂住兰三骂四儿子:“你骂他做什么?当年咱们是何等的门第,你祖父跟着先帝打江山,你父亲和兄弟们追随陛下守洛阳,当年你们走出去,谁人不给三分薄面?”

    “结果现在虎落平阳被犬欺,就连个小小的知县也得罪不起了?”

    四老爷无奈道:“母亲,咱们虽然有国公府的牌匾,却无圣心,如今只攀着齐王府的大树过日子。但儿子平庸,不得重用,小辈们只有大侄儿一个人出仕,也只是个县令罢了。如此,便更要谨言慎行。”

    又解释,“这位郁大人可不是简单的县令,邬庆川一生未曾娶妻生子,也未有学生,郁清梧是他耗费心血教导出来的,相当于亲生儿子了。”

    他叹息道:“我记得郁清梧今年才二十岁吧?他十七岁中探花,二十岁已经当了三年知县,如今回朝,必定是入翰林院的,往后只要邬阁老不倒,想来前途无量。”

    说到这里,四老爷不由得唏嘘:“他这般的人,若是阿璋有出息,只等朝堂上见真章,若是他没出息,再过几年,便连同席的机会也没有。”

    兰三少爷单名一个璋字。

    镇国公老夫人听得不满,“你这话我不高兴,你且对着其他人说去。”

    四老爷好笑,“母亲,你别生气,我只是激励阿璋用功些,以后好……”

    四夫人见丈夫还在那里不依不饶的说,连忙瞪他一眼,又看了看朱氏,见她神色无异才松口气,道:“快别说这些不愉快的,夜深了,还是让母亲早休息吧。”

    四老爷点头,不说话了。

    等出了门,朱氏却带着儿子特意拦住了四老爷夫妇,对着两人郑重一拜,真挚道:“四弟能如此警训阿璋,我是打心眼里感激的。我们女人家在府中待着,不知道外头的厉害,不能时时提点,阿璋又是这么一个性子和嘴巴,我心中担忧,却又没有办法。”

    “这些年,四弟待他如同亲生,犯错了训斥,做对了奖赏,实在是用心教导,我看在眼里,无不感激。”

    “如今他大了,还不懂事,一张嘴巴还是口无遮拦,我心里正着急,还望四弟一定多多看顾。”

    有朱氏这句话,四老爷心中舒坦多了,他笑着道:“三嫂也不用说阿璋不好,他还是很有才能的。”

    兰三少爷便低头认错,四老爷夸奖了他一番知错就改,这才和四夫人双双离去。

    等人走了,兰三满脸郁郁,想了想,又道:“母亲,不仅我要你操心,怕是六妹妹也要你操心。”

    朱氏好笑,“怎么说?”

    兰三少爷:“六妹妹……似乎是个主意很大的人,她那日跟我说,她生在蜀州,养在蜀州,蜀音更是师父一字一句教的,所以不愿改乡音。”

    朱氏诧异,而后摇头道:“在咱们家,怕是不合适。”

    兰三少爷顿时抱怨起来:“我也觉得不合适,可她不听,脾气大得很。”

    朱氏便叹息说:“她年岁轻,不知道深浅……咱们家死了多少人在蜀州啊。”

    而后又安慰:“无妨,我看她是个知礼懂礼乖巧的,不是个犟性子,等我慢慢教她,时日久了,自然而然就改了过来。不然你祖母那关,她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