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借调”状态,为唐婷一家看家护院、保驾护航。

    睡醒一觉,时间来到12月18日,唐植桐返京的日子。

    一大早,天还没亮,唐婷就端着自个连夜包好的水饺来到唐文邦家。

    “出门饺子下车面,桉子,这也是你家,今天早上吃水饺。”水饺是昨天包好的,此时已经冻的梆硬,需要在这边煮开了吃。

    “好嘞,谢谢小姑。”唐植桐起的也很早,上午的火车,必须得早点出发,否则就有可能赶不上。

    “哎呀,咱俩想到一块去了,我正巧也包着呢。”大娘看到水饺,再看看自己包好的,打趣道。

    “油渣酸菜馅儿,我也是包的这个馅。那就再包点,让桉子多吃一点。”唐婷看了一眼馅子,笑眯眯的回道,嫂子也是一片好心,自然不能驳了面子。

    “那我就都尝尝。”唐植桐此时也不嫌铺张了,家里有了粮食、有了鱼、肉打底,最近大伯、小姑不再愁眉苦展,确实值得吃一顿水饺。

    这一顿,唐植桐吃撑了,说是油渣,其实放了不少荤油,而酸菜又是个能解腻的存在,两者相得益彰,味道很是不赖。

    “不行,不行,不能再吃了,再吃胃都要炸了。”唐植桐感觉水饺都快顶到嗓子眼了,而唐婷还一个劲的往自己盘子里拨水饺。

    “一个大小伙子,才吃两盘就饱了?”唐婷略有不满的回道。

    “饱了,真饱了,这水饺个大、馅多,撑肚子。”唐植桐放下筷子,坚决不吃了。

    “那就拨拨,一会给桉子带着路上吃。”大娘拿起筷子,将水饺拨开,谨防黏在一起破了皮。

    “大娘,我不带,等我到车站都冻成冰疙瘩了。”

    “冻了就热热呗,我听你大伯说这一路要走一天呢,时候长,不带饿了咋办?”大娘根本不听唐植桐劝,理所当然道。

    “得,那我这回可真是连吃带拿了。”唐植桐再次妥协,带就带吧,下不为例。

    但唐植桐很快就破了例。

    除了水饺、大麦茶,唐婷还准备的好几个咸鹅蛋、靳玉梅也准备的一兜冻梨、冻柿子。

    除此之外,还有两家的粮食、鱼、肉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每家都是一百五。

    “大伯、小姑,我开始就说了,玉米、鱼、猪头,我可以收钱,但板油的钱我不要,是孝敬两位的。”唐植桐先将大伯给的那份,抽出来二十,放在桌子上,然后拿着唐婷给的那份,抽了三十,将剩下的塞回去:“小姑,大伯家有四个人赚工资,这钱我就收着。您家只有姑父一份工资,我先拿个零头,剩下的等以后宽裕了,您再给我。”

    “哎呀,百十块钱,还穷不到我们,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再往回推我可就生气了。”唐婷板着脸说道。

    “桉子,你能想着帮我们弄这么些东西,我跟你小姑就都很知足了,肯定不能短了你的钱。你小姑给你,你就拿着,他家以后真缺了,不是还有我这个当大哥的在身旁吗?”唐文邦又拿起了那二十,一块塞给唐植桐。

    一番极限拉扯后,唐植桐还是只收了两百六。

    收拾好个人物品,脚上穿着唐旺的乌拉鞋,踏上了归途。

    包袱里除了水饺,还有自己的棉鞋和一捆乌拉草,大娘说这鞋子得配着这草用,否则就是光看不中用。

    大伯和小姑一直送唐植桐到林场大门口,看着他远去才转身往回走。

    下了马车,唐植桐又收拾了一下个人的物品,除了来时的包袱、五六半、弹夹,还用小麻袋装了五十来斤的玉米。

    来一趟,空手回去也不合适,拿这一点纯粹是给押运处的同事看。

    “吆,唐科长,我还以为你今儿不回呢。”看到唐植桐走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