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齐师傅举高腕灯,说你好好看清楚,它是什么。

    我强行克服恐惧,逼自己睁眼,才看清了那只怪兽的全貌:

    鹿角、蛇身、凤眼、鱼鳞。

    ——这分明是一条龙嘛。

    准确说,一条木雕的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早在8000年前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猪首蛇身的龙。隋唐时期,龙被认为是通天神兽,“木龙”谐音“墓龙”,也是常见的镇墓兽之一。

    “师傅,我可不觉得它是镇墓兽。”我心想,既然是镇墓兽,就该乖乖守在墓里,这条木雕龙怎么还能自己移动?还一个滑铲跟我玩脸贴脸?

    “没错。我感觉它长得太丑了。”齐师傅也打量几眼,面带嫌弃,移开视线。他说,木雕对匠人的雕刻技术和绘画技艺都有极大的要求。这条木龙的线条粗犷而不流畅,比例奇异而不美观,大概率出自市井,而非宫廷。如果哪个雕刻师敢把这种玩意儿献给皇上,肯定喜得九族消消乐。

    “师傅,您对雕画方面还有研究呢?”

    “称不上研究。但略懂一点讲究。我们中国龙的形象直到宋朝才基本定型,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中总结龙的形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叫‘九似’;又将龙身分为三部分,依次是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每部分比例都要严格保持一致——这叫‘三停’。后世广泛遵循这‘三停九似’画龙之法,你按这法画出来的龙,它看着就顺眼。”

    “但它是唐代的龙嘛,不必拘束什么宋元明清的‘三停九似’吧?”我分析说,这应该就是唐朝画龙的特色。只不过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人审美。

    整条龙给我第一印象是,飘逸不羁。

    龙身蜿蜒曲折,竟像只细长的海蛇。从龙头位置,我还能隐约看见它背部有鱼鳍,以及两只祥云缠绕的翅膀。底下四脚也不是鹰爪,而是麒麟一样粗壮的兽蹄,高高撑起这个四五米的庞然大物。

    我并不质疑这座木雕的绘画与雕刻技术。仅仅是我视线所触及的一小块龙额,就采用了浮雕、镂雕等多种复杂的木雕技法。尽管距今已有千年,它的龙眼依然活灵活现,居高临下盯着我们这群入侵者,仿佛下一秒就会发出震天咆哮。

    如果......如果这种手笔都算幼稚,那我不敢想象,到底什么样的大师之作才能入齐师傅的法眼?

    “是啊,也就这一双龙眼,雕得还算凑合。徒弟你呀,怕是没见过好东西,没见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的真龙!”齐师傅手指着木雕龙,说,您也别怪我说话重。我年轻时候也是干国安这一行的,曾经有个姓盛的朋友,拜托给我几幅民国龙画,让我安全护送到法国卢浮宫,再完璧归赵。据说要去什么国际美术展览,为国争光。那些龙画得是真好。不敢点睛眉,一点九霄动风雷。所以我现在是黄山归来不看岳,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得,就数您老人家有品味。我随口敷衍几句,抬脚就要继续走。

    不成想,齐师傅还站在我身后,还紧紧摁住我的后脑勺,说你别乱动。

    ——你再仔细看一看,这条木龙还有哪里不对劲?

    我只好眨眨眼,更加细致察看一番。可这一看,我竟发现:修长的龙身上面似乎还缠绕着一根细线,粼粼闪光。

    等等,这是百米深的海底,我们又困在一座墓穴里,何来阳光,何来反光?

    这是缂丝。齐师傅一边压低我的脑袋,一边压低他的声音,说缂丝兴于唐、盛于宋,传承至今。这龙虽然雕的不咋地,但内部机关不容小觑。古代工匠在制作整座木雕的过程中,故意在每片龙鳞下方都埋进了缂丝。让它们像筋骨血脉一样,贯通龙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