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李鸿章也不能直接决断。事情关乎一个集团的未来。必须要先看看集团内所有人的想法。要不然,太过刚愎自用,必然会出大问题的。

    但李鸿章是谁?位高权重,又能识人,身边少有昏庸之辈,立刻有精明强干的幕僚,把张克所言,刚才所说的想法要点都呈写出来。

    供让大家参阅,深思,虽然不能离开大堂。但也有讨论,各自争论不休不说,却也分成了几个派别。

    有些东西没有接触过。普通人其实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但是如果有人把窗户纸点破了,那你千万不要认为有些普通人深思熟虑后会不识货。

    最明显的就是负责洋务这一部分的人,和钱打交道的幕僚,几乎人人支持。

    军队那边也有很多人支持。维持现状不过是待死而已,小兵都忧虑明白的事,不如奋起而搏。

    倒是是传统的文官,思考的,顾虑就多了。

    少有几个人支持?但大部分人还是摇摆,直言要深思,慎重,不能急躁。

    李鸿章本来就有所倾向,见支持张可的人还不少。本就是果决之人,立刻说道“做大事,事缓则圆,眼光长远,行事微末,日久见功。君泽,你马上写个奏折,我明天就递上去。然后你连夜出京。”

    李鸿章让让张克来写,这是台阶,把折子递上去,这是很明显的进攻。

    让张克出京是为了保护他,以免有变。

    自己进宫是为了以示诚意,有所转还,不至于闹到不可开交。

    结果也已经很明显了,李鸿章说的是《做大事》。

    有很多事情不用说的那么明显。李做了决断,有了结果,也有余地,众人也就不再拖延,各自行事。除了张克要写完奏折,然后连夜出京,就算完成任务以外。

    剩下的幕僚就要考虑方方面面了,开始制定计划,有些东西要慢慢实行下去,做准备也不在一时,军官回营等消息。

    写完被过目,被批改,指教,写完都快日出了。

    叫张过起来,看张克眼睛都是血丝,一看就一宿没睡,被府里安排了马车直接出城奔火车站而去,也不敢多问。

    在火车上睡了一会,到夜里回到唐山,吃点东西直接睡了。第二天,起来,把亲近要害,可以信任的人都叫来,把事一说,后续安排下去,大家知道张克拜了李鸿章为师,不会有事,也不惊慌,只是听着安派。

    没什么特别的,主要就是正式让苏进,李国道接班,私相授予,但这才是正常的。

    原虎,王鹏,不是有抱负吗?考虑唐山防御,万人十万人规模,琢磨去把。

    未及晚上,发电报到了,褫夺官位,打为白身,杖二十。

    连夜准备,深夜皇差就到了,赶紧打点,估计中堂在上面,也关照他们上司了,收钱打人两不误,但没出大事,算很有分寸了,没撩衣服,张克垫点东西也没管。

    张克听到20这数的时候,还以为会落下病根,结果完事了是皮外伤,没残。

    在厂里安心养病,在北京友文撑着,钱开始到位,第二套设备,已经到岸。一个多月才下床,两个月才见好。

    已经到了年底,开始大量出钢,出铁。张克待不住,铁路铺设,越过六股河的事怎么没动静?

    那边给老师打招呼,要去巡视北洋铁路局,

    北洋铁路局是李鸿章一手创立,管理官员都是自己人,李府开会时还见过,自然不会怠慢。

    但也没啥提的,说到明年修往东北的铁路相关事,只说被大河阻拦,张克找人,他提起了一个人,就是他在今年去年修京津铁路,很出色。(有人急有人不急,你别找别人事,着急你就自己办了。)

    这就是留美幼童詹天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