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南北,向两方延伸。

    “这条线,就是你们六分仪上的0度!”

    “名曰:本初子午线。”

    “你们从这里出发,再回到这里。这就是你们回家的方向!”

    “有一天,你们再从这里出发,一路向前悍不回头,如果还能回到这里,那这就不光是你们回家的方向,同时也是大宋前进的方向!”

    唐奕也不管众人能不能听懂,只是面对这样一个场合,面对这样一群勇士,他忍不住要抒发,忍不住要把这些都说出来。

    至于“本初子午线”......

    其实,唐奕原本是想直接叫“玫瑰线”来着。可惜,大宋还没有“玫瑰”这个称谓,就算叫了也没人懂。

    直接叫“月季线”......好吧,想想还是算了,有点别扭。

    再指高耸的石碑:

    “这块碑会永远立在在这里,等着你们回来。”

    “这条线,将永远见证汉人的勇士们是怎样探索未知,见证你们是怎样征服大海!”

    王则海闻之,面色潮红,“唐哥儿放心!我发誓,一定把最详细的海图给唐哥儿带回来。”

    唐奕一笑,“那就拜托诸位了!”深吸一口气。

    “登船。”

    “起锚。”

    “出航!!!”

    ......

    ——————

    此时,吴育、王绎眼见着唐奕带头登上那一艘艘的巨舟,王绎忍不住撇嘴,“这个癫王,真是......”

    “真是什么?”吴育轻笑出声,偏头看向这位亲家。

    “真是不应该给船工立碑?”

    王绎不愤,“难道不对吗?有辱斯文!”

    吴育摇头不语,欲言又止。从前的他可能也这么想,立碑这是殊荣!到了大宋,恨不得就是专属于士大夫的殊荣。文人不想与百姓分享这分殊荣。

    可是现在,吴育真不这样觉得。也许他这个曾经的老顽固,已经被唐奕所影响了吧。

    犹记得庆历八年,黄龙起舞,唐奕在宣德门前,当着官家与百官与开封万民的那次盛举。那一次唐奕触动了文彦博,同时也给百官提出了一个命题,如何引导民心民意?

    而这就是唐奕厉害的地方,别看他疯,但是吴育知道这小子有多聪明。立碑,或有七分真情,但是其中必有三分是拉拢人心。煽动群情的意思在里面。

    不说别的,只这一块碑能有什么?可是看在那些船工眼中却是不一样了。很多人为了这一块碑,会把命都卖给唐疯子。

    可是也就是这么一块碑,多少人又死抱着不想给?

    满脸笑意的看着王绎,却是不提碑的事情了。

    “听说恪之与大郎关系不睦?”

    王绎一听,立时眉头一拧,“不睦?老夫巴不得他离我远点!”

    说着,还扫了一眼唐奕的背影,嫌弃道:“不识好歹、目无礼教的疯子!”

    这两人是对着看不顺眼,唐奕不待见王绎,王绎这个儒家正统又何尝瞧得上癫王这个没规矩的浑人?

    “恪之啊!”吴育憋不住笑。“劝你一句。”

    “什么!?”

    “别惹唐子浩!”

    “嗯?”王绎颇为诧异。“连你也这么说?”

    在王绎看来,吴育可不是亲礼不分的人。他和唐奕是亲,但是因为亲就纵容这浑人,任他废礼忘典,那就是小人行径了。

    吴育大笑,却不与他争辩,这里面太多事情不能与王绎明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