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面对郑氏的哀求,为了不留下后患,李中易当初故意让信使走得很慢,不知道内情的周道中,肯定不可能放过那小子。
这不能怪李中易心狠,那小子原本在开封城,依附于李家,小日子过得异常滋润,百事不用操心。
可问题是,那小子非常具备民族情怀,居然私下里逃离了开封,偷回高丽,扯旗反抗。
叔叔可忍,婶子绝不可忍!
送那小子下地狱,李中易至今无悔。哪怕是,这么隐秘的事情,被金家三姊妹知道了,伤了情分,他也绝不会后悔。
在女人和民族之间,李中易这个大汉主义者的立场,异常坚定,不容置疑!
看着郑氏孤独落寞的瘦弱身影,李中易心中有些怜惜,但也仅仅是怜惜罢了。
李中易转过身子,朝另一侧踱去,这时,郑氏抹了把泪,恰好回头。
刚才,李中易和小妾们在马车里,欢乐之声,不绝于耳,坐在后车的郑氏越听越觉得难过。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该多好啊,郑氏默默望着李中易宽厚的背影,心里既羡慕,又心酸。
歇息足够之后,李中易重新登车,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继续北上。
打头的仪仗,还没进入封丘县境,李中易已经接到禀报,封丘县令领着全县的大小官员、缙绅,以及士林领袖们,一齐等候在封丘和开封两县交界的界石另一侧。
李中易以前守候在老首长身边的时候,见识过不少次,各地领导高接远送的惊人排场。
其实,老首长不太喜欢这么兴师动众的劳民伤财,并且多次公开讲过,不能这么胡搞。
只是,官场的坏风气已经形成,哪怕首长说的是真心话,下边的大小领导们,却没谁敢真信。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接待首长的规格,越闹越高,排场越整越大,开销越来越收不住。
如今,李中易也享受到了这么高的待遇,心下多少有些熏然。难怪手里有权的人,拼了命的要搞腐*败,且不提精修衙门、坐豪车和吃豪宴,仅仅这份人上人的尊贵体面,就足以诱人沉沦,而无法自拔。
李中易猛然记起一句名言:痛恨腐*败的人,只因为他们根本不配搞腐*败,此言果然不虚呐!
开封府辖下共有十几个县,封丘县正是其中之一,李中易既是府尹,又是当朝八相之一,这县令怎敢不乖乖的跑来,大拍马屁呢?
和外州县不同,李中易考虑到,封丘县毕竟是他直接管辖的县,这次他上任之时,虽然彼此见过面,却没有深谈过。
基于考察下级的想法,李中易倒是给了县令一个小小的面子,吩咐下去,命县令先回去正常办理公务,晚上一起吃顿饭。
李中易两世为人,一直没离开过官场,他心里明白得很,因时间有限,正儿八经的待客谈工作,他绝不可能了解到县里的实际情况。
不过,下面的官员们,有欺上瞒下的好办法,李中易也有探知内情的金刚钻,就看谁的道行更高了?
按照朝廷的规矩,四品以上重臣,代天出行,一律享有行辕驻节的权力。
通俗点说,各地的官员们,必须按照皇帝出行的规矩,减五等的待遇,接待四品以上的天使。
李中易可不是一般的重臣,他乃是当朝八相之一,又是太子之师,下边的官员们,早早的接到了政事堂的堂札,减三等接待。
官道之上,沿途都是黄土垫道,路旁,从各村各里强迫出门的乡亲们,一字排开,从县城外面,一直跪进城里。
李中易本想不要这么夸张,可是,朝廷的规矩如此,碍着不能减损了天使的威仪,他也不好公开说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实际上,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