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长来一腿短,走三步退两步,配合着声响不住地向内侧抖肩,一转身吓杨光一大跳,大鬓角,黑色大蛤蟆镜,手在头顶一招绾个花,“嗨,小光。” 杨光没能立刻认出他。是二哥杨梓营拎着日本货进村了,初中毕业后进了柳城县振动机械厂当徒工。“二哥,这就是大喇叭裤?”“欧,是滴。”说着还转了一圈,杨奶奶说:“梓营啊,城里满大街孩子都穿这个,不用扫大街的人了吧?”“大奶奶——,当然不用了啦——。”“哎呦,这裤子,一个裤腿能藏进去两大孩子。”

    “二儿子,啥时候回来的?”杨光听出身后说话的人是大姑父。“嗨。大姑父,刚刚回了啦——。”“你这一条裤子能换几瓶高粱酒?”“大姑父,不是几瓶呀,是几箱啦——。”“啊!二儿子一定很有钱,请大姑父喝一杯吧。”“好滴,请大姑父喝喝酒没问题的啦——。”“好,大姑父进你哥哥家里等着。”说完段兽医进了杨梓林的家门。杨光看着美滋滋的梓营二哥,心里想你可真懂礼貌,你认为是一句城市人的搪塞话,过一会就会知道你要兑现承诺的。“村子里的变化忒大了。”“二哥,最后一句话的味道变回来了,忒大的变化我没觉出来呀。”杨光不明白杨梓营在说什么。“到处都建起抽水站,柴油机换成电机,铁管管道代替水渠。棉花地使用地膜,这化肥也用上了。学校整个都变了样,村里还建一个图书室。”“都是上级拨的款。标语都变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别说图书室啦,几本小说被借走就成了私人藏品,农业科技的书没人看,小人书最受欢迎,书借走的多还回的少,都成了擦屁股纸、卷烟纸。”这时,张红琴由院子里走出来对小叔子说:“梓营,你这是自找麻烦。”你刚回来,能看见村貌的变化,哪里知道人的变化。看着他,杨光心里想着但话不能说出口:不管你懂不懂,酒一定要喝,是你自己说要请人喝酒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春明考中柳城师范专科学校,成了一名大学生。田宝彦一吐多年积聚在胸间的郁闷,骄傲的儿子,让弓了多年的后背终于直起来,好像随时要对长天一啸,“我儿子全公社第一。”他是应该仰天大笑,不久,平反后官复原职,一家人离开了山村。生于村,长于村,避难于村,山村从来就没有对不起谁。扬眉吐气的人还有杨志峰,豆腐坊、粉坊里他带领儿子整夜地加班,老两口、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挣工分,家里无吃闲饭的人。血腥的权力之争过后,北队的人心彻底平静,小队开粉坊效益不错,原料是各家喂猪的小土豆。一台大车常年在外拉脚挣钱。江队长领导的北队成为全村最富的生产队,一日工值两毛半。年底杨志峰一家分得七百元,他家成了村史上收入最多的农家。家里首要的大事就是娶大儿媳妇进门,速度像闪电一般快。钱能办事,一样多的钱,人家的名声越好办事的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