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那有没有德,不还是人家一

    句话?

    这一刻,许相才醒悟,到底还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城外数万大军在,他的结果早就注定。

    只有他还为之前拿捏钟繇而沾沾自喜,孰不知人家就是逗他玩。

    自感颜面有损的许相让孙子许玄退下去了。

    然后这净室就剩下了许相和钟繇二人,这时候两人可以说些实际的了。

    节奏完全被钟繇掌控后,许相也没那种公卿的高高在上的做派了,他弯着腰,笑道:

    「这此大变既然是因为庸者居高位。若能让贤者君子重回高位,想必这天下很快就能清明祥和。就是不知道,这大变之后,如我等这些人还有没有职位在呢?」

    果然,孙子不在,许相就问的这么赤裸了。这许相是真的要脸。

    钟繇点了点头,诚实回道:

    「位置必然是有的,但还是不是三公,诸位君子没有商量过。所以我也不能说什么。」

    许相兴奋点头,确认了前途后,还要继续争取一下,他谄笑道:

    「目前能代表朝中,掌控住京都局势的,我算一个,太尉张延算一个。如果三公之位能给我两人,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只有一位,我觉得还是我比较合适。毕竟那张延是河内人,算北人。而我是汝南人,与各位君子是一家人。自然更妥帖。元常,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虽然钟繇心里讥讽许相吃相难看,这就卖了自己的同党。但钟繇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许相如果投降,真的可能还会继续留在三公之位。不为别的,就为他是汝南许氏人。

    所以钟繇只能点头,表示司徒你说的非常有道理。

    既然给了保证,钟繇就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谈,反而问起了现在洛阳的情况,毕竟许相到底能不能控制洛阳,又能将控制做到几分,他钟繇也是要了解清楚的。

    于是他问:

    「如今京都内的兵马都有哪些呢?」

    知道说到正事了,许相立马正道:

    「现在城内兵马大概五千人左右。河南尹那里有千人兵,司隶校尉大概也是千人。剩下的就是南宫的南军千人,和召集的各公卿部曲家奴两千人。」

    然后没等钟繇问,许相就道:

    「这里面,我能控制河南尹那的千人。之前河南尹是何苗,此人已经随伪帝西窜,那千人卒就被我揽在了手上。然后还有各公卿部曲的两千人,因为是我相召的,所以也能为我调度。只有那南宫的前人因为分属京都各门,互不统属,现在还不在控制。但彼辈不能战,不足为虑。」

    钟繇边听边琢磨,觉得许相说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

    说着,许相就忧愁道。

    「但什么?」

    许相皱着眉,说了心中的担忧。

    「此次清君侧,诸位君子做的非常好。但可惜终究是让伪帝跑了。后面我担心伪帝逃到长安后就会发兵出关,你们不能不防啊!」

    「还有一点,就是后面我猜你们也是要再立新君的。这新君人选如何?是从伪帝的子嗣中选,还是从宗室再择一人?这个要是处理不好,会极大损害我们的威信的。」

    钟繇不以为意,道:

    「只要城外的数万大军在,立谁都一样,这刀就是威信。」

    听得钟繇如此法家之言,许相眉头皱的更深了。他劝道:

    「刀只能威得了一时,威不了后事。现在河北蛾贼势大,而你们也不过只有河南一地的支持,如果不能树立住汉室的威信,像南方的诸州如何会倒向我们?」

    钟繇认真的听着,这许相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