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他对极乐世界的忆念,五年当中不断在增长。这两种曲线出现,往生的曲线出现了,往生的征兆也出现了。

    往生是要有一个过程,知道吧?你千万不要认为你是六祖大师,说放下就放下。你没那个本事,说实在的。我们一般都是慢慢放下的,渐修渐放。就像忏公师父说的,我们末法众生,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我今天放下一点,明天放下一点。我没本事马上放下,但是我慢慢放下,结果一样。

    所以,诸位!你看看往生的两大指标,你就知道你会不会往生了:你的六根呈现一种收摄的状态;你的净念、往生的愿力呈现一种递增的状态——你的往生的征兆出现了,这个指标就很清楚了。我们绝对不相信,一个人平常都没有往生的迹象,却临终正念,突然间往生出现,不可能,不合乎唯识的等流性,你也不是那种顿修顿放的人。所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做好人生的收尾,你才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死。

    这个地方是把前面做个总结。

    乙三、结示劝修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 内观真如 ——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二) 外顺弥陀 ——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

    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我们把蕅益大师的理观跟善导大师的事修结合起来,就是人生首先要先内观真如,安住心性,不随妄转。我想,处理因缘最好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先超越因缘,就是站在没有因缘的角度来面对因缘,先把心归零。因为,你现在直接面对因缘太难了,你会当真的。按照佛陀的规划,就是说,我们人生留下很多因缘,这些因缘都是娑婆世界的业力,可以理解,人生总有个过去的回忆,但是你要善加处理。就是怎么样呢?先把心拉到你生命的原点,把心先拉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的那个意境去。站在你的清净心的角度,再回过头来看你的因缘,你就会看到,人生就是很多小水泡。

    所以,先超越因缘。记住,这很关键——先超越因缘。这个时候你看到“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你把整个法界的因缘回归到一念清净心的时候,你的念佛心全体就契入弥陀法界了。所以第一件事情,安住真如,不随妄转。

    第二个,你才有资格谈面对因缘。先超越因缘。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心归命,通身靠倒”。面对因缘,你就看得出来,娑婆世界是一个不好的水泡,极乐世界是一个美好的水泡,所以我们换一个水泡,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所以,按照蕅益大师跟善导大师观念的结合,我们一定要先操作蕅益大师的概念,站在超越因缘的角度来处理因缘,就是这个概念。

    我们这个课讲到这儿,大方向就是说,净土宗的人,我们要从一个很熟悉的娑婆世界转到一个我们未知的净土去,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准备就很重要。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人去过,娑婆世界你非常熟悉,这两个跑道是逆向的,一个是有漏的,一个是无漏的,所以你做好心态的准备变得很关键了。你可以不断烦恼,你也可以不修任何功德,因为功德阿弥陀佛帮你做好了,但是你不能不做好心态准备。心态没有准备好,你就迈不过去。因为这个坎,你说它难,它还真难;你说它简单,也很简单,就一念心转得过来。你转不过来,那对不起,那就是业障深重;转得过来,就是万德庄严。

    总而言之,我们要从娑婆世界跳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坎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你要成功地走出过去。当然,过去不会放过你,它会释放很多信息来诱惑你,想把你抓回去。因为过去的人生虽然走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