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难去改变你的错误,因为你无所谓。所以忏悔是面对过去,发愿是用未来来带动现在,所以发愿是很重要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是一种往生的愿、成佛的愿。那么由愿力开始持戒,当然愿力就是包括戒体,尤其是四根本重戒:不杀、不盗、不婬、不妄,然后修习止观,这个止观——思惟业果,思惟空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透过取相忏,在取相忏当中,把我们第八识所有生死的业,透过忏悔,让它相续的功能全部破坏掉,让它不能得果报。

    《楞严经》的意思,就是一种业力的沉淀。我们今天有一杯水,你丢了一个泥沙下去,清净的水跟泥沙在一起。你必须做一件事情,不要去搅动它,你必须让它沉淀下来。我们面对阿赖耶识只有一种态度,你千万不要去搅动它,你不要再去激发它,不要再刺激它了。阿赖耶识的业,全部跟生死、跟三界轮回有关系的。我们过去生很难做出一个出世间的功德,很难!你在修习空观的时间、解脱道的时间很少。你就算布施,你都是有所得,都是生死业。所以阿赖耶识的业,对临终来说,几乎没有一个是有帮助的。但是没关系,你不要去刺激它就好了。

    那怎么样不去刺激它呢?就透过忏悔。忏悔有两个意思:“消除罪障”;第二个更重要的是“长善根”。你不断地拜忏以后,你的心态改变了,你遇到恶法,你自然会抗拒它,这个是最重要的!你开始好乐善法,厌恶恶法。一个人拜忏到一段时间,你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心态。你这种心态产生,你的生死业力就很难在你的心中落脚,因为你善根成就了,就这个意思。当然你必须要有事修跟理观。

    丙三、结示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

    我们这一科的总结,就讲到两件事情:就是业力跟愿力的问题。

    我们先谈谈业力。

    一、随顺业力所控制的人生: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

    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二、依止愿力所开创的人生: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一、随顺业力所控制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从唯识的角度,你就是随顺它。你说:我没有对治它,我也没有随顺它。你没有对治它,你就承认它,就是随顺它,唯识就是这个意思,没有第三种可能。所以你今天没有忏悔,没有对治,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它就会在你心中不断地酝酿,因为它已经形成一种势力了。你平常没什么感觉,但是你临终的时候,你就知道怕了。业力的可怕,往往到了腊月三十才跟你算帐。临命终,腊月三十算总帐的时候,所以你不拜忏的人,到临命终的时候你会觉得来不及了。

    我希望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情,不要忽略你的过去,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如果你今生是一张白纸,你什么事都不要做,你只要忆佛念佛就好了,因为你本来是一张白纸。关键是我们在轮回当中打滚了这么久,累积很多的业力。你不处理它,它绝对不会放过你的。第八识的可怕是它平常不表现出来,因为它没有成熟,它表现干什么呢?它临终才表现出来。等到你知道可怕的时候,对不起!来不及了!你已经陷入业力的风暴了,你怎么提起佛号呢?

    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先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必须在临终的时候,就把阿赖耶识的业处理干净了,让它沉淀下来,否则你的生命,就是被业力所控制的人生。因为业力的势力是熟境界,你念佛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带业往生必须有条件,必须让业沉淀。所以请大家不要忽略业力这一块!

    二、依止愿力所开创的人生

    第二个是最好的,依止愿力,发愿。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